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一

夯实法治根基,服务创新发展,促进对外开放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本报记者 时斓娜
《工人日报》(2023年04月25日 04版)

“2022年,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法治根基,有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有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对于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申长雨表示,我国将更好助力科技创新,加快专利转化运用,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将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核准注册商标617.7万件;新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新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514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451.7万件、183.5万件……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

将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需要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2022年,我国建设新能源、5G等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科技创新。鼓励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业务,有效拓宽创新主体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

在此基础上,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日益凸显。2022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4868.8亿元,同比增长57.1%;著作权质押担保金额达54.5亿元,同比增长25.9%。共签订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24.1万项,成交额1.8万亿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超2.3万家,产品年直接产值超7000亿元……

促进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申长雨表示,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新修改的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种子法正式实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和地方试点有序推进。

2022年,我国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图书盗版专项整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专项整治等,加强对主要网络服务商和新媒体业态的版权重点监管,完善版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在对商标的源头保护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我国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特别是傍名牌、搭便车等现象。过去一年,累计打击恶意商标注册37.2万件。

申长雨表示,我国将立足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统筹推进各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的制修订工作,促进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2年,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开展。我国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加强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管理,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切实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和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法利益。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申长雨介绍,10年来,共有1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申请专利,合计申请专利25.3万件,年均增长5.6%。

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专利申请也同步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达到1.2万件,同比增长16.4%。

据了解,未来,我国将聚焦知识产权作为国际贸易的“标配”,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扎实推进多双边知识产权合作,促进国际间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