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从工运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延安工人学校的办学特色对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启示

冯彩霞
《工人日报》(2022年12月26日 07版)

观 点

延安工人学校创办期间,紧紧围绕抗战大局,精心培养抗战人才和优秀工人,它的办学特色对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939年初,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在延安创办延安工人学校。这是一所专门培养技术工人和工会干部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队伍职业教育的一次成功实践。学校办学时间虽然短暂,但特色鲜明,对在新时代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在陕西泾阳县创办安吴青训班,专门培训有志于投身革命的爱国青年和失业工人。1938年,随着流亡工人的急剧增加,中共中央决定在青训班增设一个职工大队,后又在抗大第四期设职工二大队。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一批又一批工人冲破层层封锁,汇聚延安,中央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成立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5月,延安工人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学校的成立,标志着我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的关怀和重视,标志着我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坚持抗日战争,巩固和建设各抗日根据地,1939年7月,中央决定抽调工人学校550名学员与陕北公学、抗大等学校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到敌后办学,留在延安的250名学员被派到其他学校继续学习或到边区、根据地参加工作。至此,延安工人学校在延安停止办学。

延安工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它不满足于一般号召,不搞空洞说教,而是深入细致,耐心扎实。学校要求每位教员和工作人员都要把学生们看成是自己的阶级兄弟”,不仅让他们学习知识技能,还要从思想上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延安工人学校的另一大特色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白天工作6小时,晚上组织学习。在办学过程中,延安工人学校始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学校创办之时,边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财政经济危机。为了走出困境,工人学校的师生们在开荒种地的同时,发挥人才优势,创办各种工厂,为度过经济困难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从此也成为工人阶级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标识。

延安工人学校创办期间,紧紧围绕抗战大局,精心培养抗战人才和优秀工人。笔者认为,它的办学特色对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有以下启示意义。

第一,增强主人翁意识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主旋律。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作用,使他们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开始在自己的工厂当家做主,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大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现在,工人阶级队伍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没有改变,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会组织应在教育、引导、支持产业工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团结带领产业工人队伍,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潜力,让产业工人队伍以主人翁姿态建功新时代。

第二,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毛泽东同志始终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认为这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这些办学经验和教育理念用于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产业工人队伍培养,依然有很强的实用性。职业教育应切实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让工厂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又满足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

第三,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根本。延安时期,依靠自己动手,实现丰衣足食,不仅战争期间的物资得到了基本保障,还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它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今天的物质条件虽然极大改善,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把这种精神融入课堂,融入工厂企业,尤其要融入产业工人队伍的灵魂之中。广大产业工人只有传承延安时期培养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能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多、更大的奇迹。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