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温馨理发店

梅林
《工人日报》(2022年11月20日 03版)

刚来这座城市工作的时候,我租住在一个拆迁安置小区。

小区不大,七八幢六层高的小楼,住着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极少。小区虽小,但入住率高,每到傍晚小区里的每一扇窗户几乎都会亮起灯光。

小区的北边是一排老旧的车库,因为居住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无车的车库被改造成了房屋,或出租或自住。其中有一间车库,门口竖着一个简单的招牌——小杨理发。

我通常是在太阳下山后回到出租屋,小杨理发店门口的灯光总是很明亮。小区里的路灯早已形同虚设,理发店门口的灯光,像是特意替我照亮小区出租屋门口的台阶,送我安全到家。

一个冬日的傍晚,我来到店里想剪短长发。与其他的美发店不同,没有人替我开门,也没有人迎我进店。我推门而入后,正在镜子前给老太太理发的中老年女人朝我笑了笑:“理发?坐吧”。我坐下,店里有空调,温暖的气流瞬间包裹了全身。理发店的面积很小,大概是两个车位面积。最靠后面是一排货架,摆放着多种洗发液和护发素。墙上挂着几张褪了色的美发女郎照片,透着乡土的气息。

屋内除了我,还有四五个老人,像是在排队等着理发。除了我不说话,他们都是很熟的样子,谈笑中就知道了谁家孙子在隔壁初中上学,谁家儿媳妇在不远处的银行工作,还有谁家儿子已经两个月没来看过父母了。理发师被他们称为“小杨”,人店同名。我略坐了一会,想到还有一个表格没发,若是理发后再发就有点晚了。我开门要走,不想外面下起了小雨,腊月的晚风夹杂着小雨,寒意更浓了,吹得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杨师傅喊住我,“门后面有伞,自己拿。”我怕她误解我是嫌弃她的理发店,立马说道,“杨师傅,我赶时间,改天再来剪吧。”杨师傅笑着说道,“你赶时间?那你早说啊。”杨师傅刚想转身对身后的四五个老人家说什么,只见她们像约好了似的说道,“让这个小姑娘先剪吧,我们不着急。”

十几分钟以后,杨师傅处理好手上的顾客后就给我洗头。“杨师傅,我就是想剪短一点。”“好,第一次来吧,喊我小杨吧,习惯了,你这一口一个杨师傅,我怎么感觉都被你叫老了。”杨师傅和我妈差不多的年纪,她们的年纪可以喊小杨,我怎么喊得出口?“人家年轻人有礼貌,你还挑礼了?你看你把人家小姑娘说的都不好意思了。”一个大妈笑着说道,算是化解了我的尴尬,伴着众人的哄笑,我算是融入了她们的聊天中。当得知我在不远处的医院上班时,杨师傅笑着说道,“那以后我们这帮老头老太太,看病就方便了。”

温馨的聊天,让我这个异乡人有一种回到父母身边的感觉。原来她们许多人不一定都是赶着剪头发,而是抱团一起来这里叙家常,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大晚上睡不着来这里蹭空调的”。杨师傅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时不时地加入他们的谈话。临走前杨师傅对我说道,“小姑娘,一个人在外孤单的时候就来这里坐坐。”

借着店门口的灯光,我登上台阶回到出租屋,透过阳台的窗户恰好能看到小杨理发店的大门。远远地看到发店里散发出的灯光,像是小时候一家人聚在火炉旁烤火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以后的每次从理发店门口经过,我总是会不经意地朝着店里望一望。不管何时,只要店门是开的,店里总是或多或少有几人聊天。天气适宜的时候,店里店外都坐满了人。有时杨师傅没活儿的时候会和她们一起坐在门口,看到我从门前经过,总是笑着与我打招呼。

我想,这里与其说是理发店,不如说是这所小区的“老年活动中心”,甚至比老年活动中心更热闹。老人们互诉着儿女们的繁忙,也互相化解着孤单与清冷。

理发店的灯,照亮了我回租屋的路,也温暖着老人们的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