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基建“小白”程畅迅速成长为业务能手

工作两年拥有16项发明专利、5个省部级工法

《工人日报》(2022年10月21日 07版)

本报讯(记者李国 通讯员宗庆坤)在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8标项目三工区白家山隧道深处的建设工地上,焊花飞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在这里,26岁的青年技术主管程畅正在水泥混凝土间进行技术讲解,确保工程如期推进。

2020年大学毕业,程畅分配至中铁七局重黔铁路项目部,参与西南艰险山区高铁建设。作为一名农民工子弟,他将工地当试验场,很快从基建“小白”成长为“业务能手”。仅两年时间,他已拥有16项国家发明专利、5个省部级工法。

“刚工作时比较心急,恨不得一夜之间成为‘行家里手’,但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问题反而接踵而至。”回忆起刚上班的情景,程畅记忆犹新。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程畅并未退缩,他秉承“知物由学,便求知若渴”的精神边干边学。白天在工地,他随身携带笔记本、图纸、规范,随手记录工作时遇到的难题。夜晚,他认真研究相关技术书籍,向师傅们虚心请教,直至融会贯通,把问题逐个击破。

程畅还记得自己发明第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边坡防护增强锚杆”的情景。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隧道衬砌浇筑过程中,事先放置的锚杆极易受到外力影响松动移位,导致安全隐患。经反复钻研,他在锚杆底部加装一个倒刺,确保锚杆不移位和山体的稳定性,解决了困扰施工多年的难题。

出生于湖北黄冈黄梅县的程畅,其父母都是地道的建筑工,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工地耳濡目染,对建筑工人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一次,他看到隧道工人被导管意外喷射弄得身上、脸上都是水泥浆,便忙给工人递水递纸。当看到工人擦掉眼睛上的水泥浆又去干活时,不禁想到了同是农民工的父母,更迫切希望自己的发明能够给工人带来便捷、安全的施工条件。

为此,他创造“衬砌数字智能化浇注施工工法”,完美解决了注浆难题,在白家山隧道施工中,节约成本980万元。今年8月,该工法已经在国铁系统全路推广。

据中铁七局重黔铁路站前8标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王建伟介绍,目前仅仅在白家山隧道,程畅创立的5个工法,就可以节约成本3600万元。

王建伟告诉记者,正因为有这样的业绩,在入职当年12月,程畅被破格推荐提前定职助理工程师,并先后荣获重庆市铁路青年“优秀突击手”“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