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9月29日 星期一

20多年来,洪家光坚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二十大代表风采】用车刀镌刻航空精度

本报记者 刘旭
《工人日报》(2022年09月29日 03版)

技艺精巧到极致是什么样?是毫厘之间的精密磨削,是让加工工装工具“精确、再精确”的精心雕琢。

从一名普通车工成长为高级技师,43岁的洪家光,在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工装制造战线上,用20多年的时光走出了一条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毫厘之间的精密磨削

一身整洁的工装,双手将一块金属装夹在车床上,启动车床、打开切削液开关,左手移动大托盘,右手移动中托盘,随后进行精加工,调整细微偏差后再次进行加工,迅速移动托盘回到初始位置,用千分尺测量精度……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这背后是洪家光对技艺的不懈追求。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洪家光与团队加工用来打磨叶片的工装工具,是航空发动机生产线上的重要一环。

“刀具得磨削得极其锋利,要手疾眼快,一边加工,一边微量观察,微量进刀。”洪家光说,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任何细小偏差都可能导致重大问题。

2005年,洪家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清楚地知道作为一名党员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2008年,30岁的洪家光主动请缨申请攻关立项,一次次观察、记录、比对、调整,终于成功解决了毫微之差。

现有的车床无法满足加工要求,洪家光开始一项项改进,减小托盘与操作台的间隙,改造传动机构中齿轮间咬合的紧密程度;原有的刀台抗震性不强,就重做了刀台,小托盘与下面的托盘有间隙,就将小托盘固定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精度。

经过多年探索,洪家光掌握了用于磨削叶片砂轮的专用金刚石滚轮工具,经过金刚石滚轮磨削的砂轮经生产单位应用后,产品加工质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凭借这项技术,他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用匠心守护梦想

洪家光还记得刚入职时的一个场景——车床前,当了40多年车工的“老八级”张凤义穿着白汗衫工作,一天下来,白汗衫上一个污点都没有。张凤义告诉洪家光,造飞机发动机零部件,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的东西掉进去,就是大灾难。自那以后,洪家光每天擦拭车床3遍,时时清理切削下来的碎屑,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习惯。

车工的一项关键技术是磨车刀。许多高精度的零部件没有现成的刀具,洪家光白天工作之余练磨刀,晚上回家看书琢磨。3个月中,他跟不同师傅学习,练习磨出100多把不同功能和材质的刀具,掌握不同刀具的特性。这些年,他磨出的刀具有上千把,无论加工多么难的零部件,都能找到合适的刀具,而且使用寿命比一般刀具多了1倍。

一些产品零部件要求的加工精度达到微米。为此,洪家光勤学苦练、认真钻研,练就一身感知微米切削时变化的本领。在反复实验操作中,他发现,每次细微调整参数,切削面的颜色和亮度都有变化,产生的火花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为了找出最优的加工方式,就要仔细记录下来,再调整。洪家光综合以往的直进法、阶梯法和扩槽法三种进刀方法,反复试验,自创了全新的“左右阶梯进刀法”。

以心铸心勇担重任

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洪家光先后荣获60余项殊荣。

洪家光积极发挥党员作用,和身边的工友们一起破解难题。截至目前,由他带领的“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解决临时性技术难题500多个。

他以培育更多的人才为己任,积极传授技能。以工作室为平台,为行业内外32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先后带出徒弟15名,其中3人获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优异成绩。

“作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我要不忘初心、以心铸心,秉承献身航发事业的担当与责任,展现出航发人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洪家光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