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一

【特稿164】烈日之下

本报记者 李娜
《工人日报》(2022年09月07日 06版)

8月11日,成都市民头顶烈日通过金牛区交大路的一个路口。高寒 摄/视觉中国

8月3日,成都一名身穿防护服的核酸检测人员用扇子降温。王效 摄/人民视觉

因为空调停运,成都一名上班族自备了小风扇降温。视觉中国 供图

赵春燕在整理爱心冰柜里的矿泉水和饮料。本报记者 李娜 摄

关惠方所在班组正在搬运冰块为浅沟电缆降温。受访者供图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全市居民原则居家的第二天,成都下了一场雨。

站在自家阳台上,关惠方从雨后的空气中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以及四川盆地“标配”的湿润。在长达近一个月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后,过去常被四川人嫌弃的“潮湿感”竟显得亲切且珍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9月1日起,拥有2000万常住人口的成都市暂时进入“静默模式”,关惠方也因此有了久违的“假期”。作为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的一名员工,为了在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情况下运维保供,此前她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

“幸好气温降下来了,如果是高温叠加疫情……”说这话时,关惠方的口气半是无奈,半是庆幸。

“史上最热”的夏天过去了,烟火城市还没能回归。似乎是一个意外的空档,居家不出的人们得以回望在那段“40℃+”的炙热时光里,面对大自然的无常,人类有多脆弱,又能有多坚韧。

毛焦火辣的夏天

成都从来不是一个以“热”著称的城市。相比于毗邻的重庆人对每个夏天总有十天半月气温超过40℃的心理认知,成都人显得“娇气”许多,往年只要温度计指针指到35℃,不少人口中就会念叨“热得遭不住”。

2022年的夏天,这一切都改变了。

四川省的第一次强高温过程出现在7月上旬至中旬,其间该省多地日最高温达到38℃以上。关惠方是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四班班长,她的班组主要负责成都市锦江区、高新南区输电电缆的巡视运维检修工作,区域内有众多居民楼、办公楼及商场,她也因此从用电数据中早早地察觉到了一些异常。

“自7月初起,班组运维线路的电力负荷曲线就持续呈现上扬态势。”关惠方说,温度高、负荷重,埋在地下的电缆开始出现“高烧”症状,这不仅会影响电力输送,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引发火灾。为了确保电缆表面温度维持在安全范围内,那段时间,关惠方和班组其他13名同事两人一组,每天分布在辖区内的各个重点点位,在路面打围后用下井送风、冰敷等方式给电缆“退烧”。

面对那一轮高温,人们有些惊诧,但还不至于乱了手脚。当时最引人注意的新闻有两条:一是仅7月10日一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二是为方便市民“蹭”冷气,成都一地铁站专门把一处空地设为纳凉区,还贴心地准备了椅凳。

7月28日起,持续强高温天气再次席卷西南地区。这一回,四川整整热了近一个月,创下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该省最强高温事件的纪录。8月21日,成都最高气温达到43.4℃,刷新了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值。

冷水龙头里放出的是热水,风扇里吹出的是热风,每个人都向外散发着热气。电商平台上空调时常缺货,即使买到了预约安装也要排队。上了年纪的人念叨着“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这么热的夏天”,一些男士人生第一次主动撑起遮阳伞,爱美的关惠方却基本放弃了过去户外作业时总要涂抹的防晒霜,因为“汗水随时都在洗脸,涂了也没用”。

这样的日子里,防暑降温成了一切活动的前提。福建人陈文山在成都经营一家餐厅,为了减少高温对上座率的影响,他在店里新装了好几台强力风扇,所有空调都从早开到晚。“上个月光是电费就花了7000多元,但也的确揽住了一些生意。”陈文山说。

虽然热得“毛焦火辣”,但按照过往经验,只要有电,绝大多数因高温造成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然而,随着8月14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人们才意识到,电力大省快没电了。

什么时候下雨?

9月2日晚上8点,胡朝辉所在的楼栋居民被通知进行核酸采样。和家人一起下楼前,他关掉了家里所有的照明灯。

胡朝辉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做新闻宣传工作。过去两个月,他近距离目睹了该省10万名电力职工为保电付出的辛劳和汗水,见证了全社会为“让电于民”做出的牺牲与努力。胡朝辉说自己从未如此强烈地意识到,能源大省的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四川的每一度电都来之不易”。

作为全国水电第一大省,四川极少缺电,往年的6~10月丰水期,该省还会出现被迫“弃水弃电”的情况。然而2022年,与极端高温相伴而来的是60年一遇的大旱。来自四川省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从6月起到8月24日,该省平均降水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43%。

降雨少,江河来水就少,最终造成水库库容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至8月中旬,四川多个主力水库蓄水几乎消落至死水位,天然来水电量由同期约9亿千瓦时下降至约4.5亿千瓦时,降幅达50%。

另一边,全川居民7月日均用电量同比暴涨93.3%;8月高温期间,该省用电需求最高负荷跃升至6500万千瓦,同比增长25%。一减一增间,四川电力捉襟见肘。

从政府出台错避峰负荷电价新政,到工业电力用户生产全停,再到四川首次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在极端高温的最后半个月里,“缺电”产生的影响延伸到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力公司的大楼是最早停止使用空调的办公楼之一。为了降温,胡朝辉每天都从家里带些碎冰块到公司。工作时,他常常一手握着鼠标,一手摇着扇子,扇累了就换成手持小风扇。那段时间,“什么时候下雨”成了他和同事讨论最频繁的话题,可老天爷像是故意不遂人愿,整整35天,只有零星的雨水“划拨”到四川的土地上。

再后来,大商场的开门时间调到了下午4点后,公共场所的自动扶梯不转了,成都地铁所有站台的照明灯关了一半,站台温度升高到27℃以上。8月19日晚间起,成都主干道上,路灯调暗,景观灯全部关停。位于城市最中心的春熙路自开街以来第一次接近真正的黑夜,所有幕墙、广告牌停止用电,商铺照明灯光调弱,整条路上唯一算得上“非必要”的用电,是打在那只著名爬墙大熊猫身上的一束光。

短短几天时间里,“省电”成了四川人的一项集体工作。有的家庭为减少空调使用一家三四口白天黑夜都待在同一个房间,人们有意识地随手关灯,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脑、电器减少待机耗能。胡朝辉的一位朋友告诉他,保电总动员发起后,家里的空调只在特定时间开启,自己10岁的儿子还成了“节电监督员”。

高温叠加限电,以“有活力”著称的成都陷入一种滞缓,但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的工作却因此更加繁忙——当去楼下小卖店买支雪糕都要评估中暑风险时,电商和线上零售平台成了许多人获得生活物资的第一选择。

高温期间,外卖骑手李家军最多时一天完成了80多个订单,收入在400元左右,“大部分都是茶饮订单”。订单量激增,李家军很想趁着高温带来的“旺季”多赚一些,为此他在防暑降温方面做了几近万全的准备:冰袖、面罩、隔热坐垫、大瓶饮用水、藿香正气液……尽管如此,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每完成一两个订单,他还是要找个阴凉处缓一缓,“不然一天跑个100单应该不成问题。”

一“冰”难求

与李家军一样,每次户外作业,藿香正气液都是关惠方与同事预防中暑的神器。然而在第二轮强高温过程中,怎样给过热的电缆“防暑降温”一度成了运检班组的难题。“冰敷效果最快、最好,可那时候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业用冰来源。”关惠方说。

罕见高温持续,不仅人感到煎熬,宠物、牲畜乃至超市里的蔬菜瓜果都到了艰难度日的地步。没了电力制造出的冷气,冰块这一古老的降温用品被重新发掘出利用价值。在成都,有的社区买来冰块放在各个核酸采样点,帮助身穿防护服的采样员降温;一部分冰块被送入写字楼,和风扇一起组成临时空调;网络上一张网友露天吃饭一旁堆着大冰块的照片迅速走红,评论区四处可见“豪横”二字……一时间,平日很少被大众关注的工业大冰块成了紧俏货。

在四川省乐山市,28岁的赵伟做了10年水产养殖生意。考虑到同行夏天用冰量大,他从去年起有了开制冰厂的想法,并在今年4月付诸实施。没想到仅仅4个月时间,赵伟的冰从养殖户卖到了学校、医院甚至监狱,还一路从乐山卖到成都。这个夏天,卖冰成了赵伟的主业,光靠两台制冰机他每天收入就有上万元。

在网上看到这条新闻后,成都彭州庆兴冰场的吴胜心情很复杂。与赵伟误打误撞不同,吴胜家的制冰厂已经营30多年。就在熟识的人以为吴胜今年能赚得盆满钵满时,他却有如临大敌的感觉。受错峰用电政策影响,庆兴冰场原本每天2000多条、100多吨的工业用冰产量被迫减半。此外,高温还延长了制冰周期。需求多、产出少,别说开拓新市场,有一阵冰厂连按时交付既有订单都有些吃力。眼看着过去单价四五元的冰块价格翻了好几倍,自己却交不出货,吴胜心里很是憋屈。“不过我也不是个例,成都绝大多数制冰厂都抓不住这波‘红利’。”对于这一点,吴胜十分笃定。

在成都双流白家农贸市场摆摊卖冰的董运富是吴胜的老客户之一。“从他那儿来的货根本不够卖。”董运富说有一阵光是“求冰”的电话他每天就要接几十个。限电让冰块需求大增,制冰又需要用电,破解死循环的办法是从外地找货源。受益于高度发达的物流系统,到后来,成都商家手中流通的大冰块,有来自攀枝花、乐山等四川省内市州的,还有不远千里从深圳调运来的。有的搬家公司甚至还短暂地做起了运送冰块的生意。

除了经营餐厅,陈文山还在成都青石桥海鲜批发市场有一处售卖水产的独立档口。做了20多年生意,见过各种场面,但陈文山怎么也想不到,在2022年的一座省会城市里,他竟然会为用来给水产品保鲜的冰块发愁。“还好我这些年广交善缘,靠面子换来了资源,有的人在微信群里出价百元也没找到一块冰。” 说这话时,陈文山言语中带着几分得意,但更多的是躲过一劫的侥幸。

神奇的“爱心冰柜”

8月31日上午,黄明和赵春燕夫妇发现自家经营的火锅店门口多了一台立式冰柜。不用查看监控,夫妻俩知道一定是又一位热心市民送来的。“爱心冰柜‘出名’后,店里常收到匿名‘大礼’。”赵春燕说。

赵春燕说的爱心冰柜平时也放在店门口。今年入夏后,感到天气异常炎热,赵春燕和黄明腾出了店里的一个冰柜装满矿泉水,免费提供给环卫工人、交警、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和有需要的人群。为了显眼,他们在冰柜外贴上了红纸,上面用白字印着“爱心冰柜”“免费领取”等字样。

火锅店生意忙,除了店里员工抽空补货,爱心冰柜并无专人值守。有几次透过店里的窗户不经意看到有人来取水,赵春燕和黄明都会默契地交换一个开心的眼神。

随着高温天气持续,让夫妻俩意外的情况出现了:爱心冰柜的水竟然越取越多了。

最早是8月18日晚上,一名白衣男子先是从冰柜拿出一瓶冰水喝了一大口,然后回到路边从汽车后备厢提出一箱矿泉水放在了冰柜旁。然后是21日下午,一名路过的女子仔细看过爱心冰柜的“说明”后,取了一瓶水,接着掏出50元放在了冰柜上装免费口罩的盒子里。再然后是23日下午,一名蓝衣男子提着一件矿泉水匆匆赶来,把水塞进冰柜后转身离开……

设立爱心冰柜并不是黄明和赵春燕第一次以“举手之劳”的心态做善事。他们在火锅店外张贴了免费吃面的海报,每年夏天在门前摆放免费饮用的凉茶,店里还有环卫工休息处。然而在这个酷热的夏天,从监控视频中看到的一幕幕让夫妻俩反过来被感动了,“我们只是开了个头,大家就争着把爱心送了过来。”

网络上,爱心冰柜的“神奇”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骄阳不只带来闷热,也传递着温暖与感动”“一群陌生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保护爱心,传递火种”……在为黄明夫妇和爱心人士点赞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给火锅店送来矿泉水和饮料。转业军人黄明甚至还因此接到了一位远在新疆且多年没联系的战友的电话,“退伍不褪色,你是好样的!”

罕见高温下,关怀与体谅是最好的“清凉”。工业用冰最紧缺的时候,成都的志愿者花4个小时时间打碎4000斤冰块,给核酸采样点的医务人员降温。李家军好几次收到了客户的主动打赏,有的订餐人还会提前到楼下或电梯口等着,只为了让他少走几步节省体力。关惠方和团队在酷暑下工作时,邻近商铺总会邀请他们到空调房乘凉,至于收到热心市民送来冰水凉茶的次数更是数不过来……

不同的课题,同样的选择

8月23日,处暑。从这天起,随着人工增雨陆续成功,川渝各地人们的体感温度开始下降。此后一周时间里,在冷空气和台风的南北“夹击”下,在西南地区盘踞逾一个月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整体东退南压,四川极端高温天气宣告结束。

大自然总能不经意地向人类宣告它的威严,无论是灾害发生时还是退去时。随着气温下降和有效降雨发生,几天前还在崩溃边缘徘徊的四川电力系统迅速满血复活。8月30日夜里10点,胡朝辉在媒体群发布了题为《四川电力供应恢复正常》的官方推文。相关数据显示,四川全省最大用电需求负荷已从6500万千瓦降到了4800万千瓦,随着旱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四川水电日发电能力回升至5.2亿千瓦时。

吴胜的制冰厂产能恢复了。然而,因为天气转凉,再加之疫情防控政策收紧,工业冰块的需求量迅速下跌,市场也进入淡季。在三个月里经历了大起大落,吴胜倒不再觉得遗憾。他更希望生意做得平稳一些,未来的每个夏天都不再有“持续异常高温”出现。

“今年入夏以来,我省遭遇历史同期最极端高温、最少汛期降水、最高电力负荷叠加的困难局面……全川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确保了大电网安全,实现了经济社会稳定有序运转……”9月2日晚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了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宣告了这场能源电力保供遭遇战攻坚战的最终胜利,并向全省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谢,向受停电限电影响的广大群众和工商企业表示慰问,向能源保供企业和广大一线职工的超长付出致以敬意。

来不及庆祝,新冠肺炎疫情已无缝衔接高温而来。目前,成都疫情传播链超过20条,全员居家核酸检测将隐藏病例筛干捞尽成为城市的首要任务。

新一轮“战役”开启,接诊过热射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加入到核酸采样的队伍,各公共服务企业为保障居家期间水电燃气供给继续坚守,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依然奔走在大街小巷,将吃的喝的用的交到人们手中。半个月前拿着大喇叭喊节约用电的社区工作人员继续用大喇叭通知核酸采样的时间和地点,部分刚复工的工业企业则通过闭环管理,在防控疫情与抢抓生产的矛盾中寻找着最大公约数。

从高温到疫情,看似全然不同的课题,人们却一直做着相同的选择。因为堂食暂停,黄明和赵春燕关闭了火锅店,但他们并没有闲着。为了让社区内忙碌在抗疫一线的环卫工人喝口热汤、吃顿饱饭,这几天夫妻俩又带着部分火锅店员工制作派送起免费的爱心午餐,“每个人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相信疫情终会散去,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