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一

【创·微言】数字助力解决就医出行等“关键小事” 让“紫领”等新职业群体信马由缰去创新

兰海燕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03日 07版)

案例:7月30日,北京健康宝完成新一轮升级,可实现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保障游客和市民进返京和日常生活出行无忧。

观察: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三件事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全部抓好。前一段时间,一些地区在疫情防控上层层加码,重复要求外来人员、通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物流畅通。带出这一结果的,除了当地有关部门的认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核酸检测结果未能实现全国互认。

让信息化便利群众出行、赋能疫情防控。正基于此,7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严禁以本地健康码未能查询、未在本地核酸检测等为由拒绝通行。应当说,能做到此,建立国家核酸平台,各检测机构即时上传每份检测数据是基础。

建立覆盖全国的数据平台,让数据多跑腿,最大程度为需求群众带来便利便捷,这种做法亮明了有关部门的一个态度,即科技只有更好服务社会,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如今,越来越多的事项正沿着这条路奔跑。就在几天前,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针对群众反映的异地就医结算不畅等问题,要求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支撑作用要持续强化,国家异地就医结算能力要显著提升。

刚刚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总量的18.5%,位居世界第二。有如此强大的数字能力,人们相信,其一定也会越来越多地赋能民生,助力就医出行等“关键小事”。

案例:有学者近期在光明日报《光明时评》中提出,在人才市场中,有一群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紫领”,将成为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的创新主体。而包括“紫领”在内的新职业群体,如何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信马由缰去创新,正引发人们的关注。

观察:根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的观点,所谓“紫领”,是指拥有管理创新、实践操作与综合协调等多重能力,横跨不同领域、行业的新职业群体。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他们既具有管理创新能力、又熟悉制造流程且具有动手操作能力,会成为智能化转型背景下的主力军;同时,“紫领”群体成为微观层面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为当下经济结构转型尤其是“供给侧结构转型”提供微观动力。然而,这一更崇尚自主创业的群体也面临劳动权益保障困惑。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催生了大量的新职业形态。近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向社会公示,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增加了法律事务及辅助人员等4个中类、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等15个小类。尤其是被列入大典的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备受关注。这些新职业对于劳动者而言,意味着职业发展方向将有更多选择,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然而,他们与就业平台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享有哪些劳动权益;发生争议,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也是现实的困惑。

让活水汩汩涌流,需要配套政策的保障,比如对新职业劳动者予以分类保护,明确新职业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及其保障水平。此外还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拓展劳动法中与该部分基本权益密切相关规则的适用范围。提高新职业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刚性和水平,需要及时进行制度建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