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多地高考期间集中“降噪”
网友:“降噪”应走向常态化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为保证广大考生安静地学习、考试、休息,高考期间各地陆续开启高考“静音模式”,严格控制环境噪声污染。北京市政府要求高考期间全市严控大型会议和活动,市所有工程一律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合肥交警部门停止核发6月1日至16日的渣土车通行证。
网友“练洪洋”:为高考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让寒窗苦读了十多年的考生以最佳的状态完成人生最重要的考试,此举既有现实效果,也有象征意义。
中安在线:“降噪”不能只为高考,不能只在高考季,而应逐步实现常态化。
网友“黄捷”:这其实也说明了“降噪”并不是矫情,噪音污染已经成了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老问题。
经济日报:拒绝噪音污染,首先各行业应加强自律,其次每个人应积极保护环境并对造成噪音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公开举报。同时,职能部门应依法加强执法,让制造噪音者无处遁形。
两部委发文鼓励汽车分时租赁
网民:新政助推城市交通转型
近日,由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鼓励分时租赁发展,让汽车租赁行业有了明确预期。
某业内人士:新政鼓励大家从人人拥有车转变为人人有车用。这对于新能源分时租赁的崛起是一个重大利好。在未来,分时租赁的健康发展会明显缓解整个社会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趋势。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虽然目前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政策尽早出台有助于明确汽车分时租赁业的发展预期,引导行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真正达到助推中国城市交通体系战略转型的目的。
网友“张道营”:分时租赁虽然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的汽车数量,但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综合性的解决手段,若想仅凭发展分时租赁就能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恐怕力有不逮。
银行让储户开户籍证明被警察怼
网友:应理清自己的权限
近日,云南宣威一男子持身份证去当地银行办理业务时,被要求开具户籍证明。为此,当地警方霸气“怼”银行称,按照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此类证明,若再让群众往返,将通报银行单位的纪检部门,此回应获网民力挺。
网友“刘颂寒”:屡屡被曝光的奇葩证明背后,必然是一些职能部门的习惯性“玩忽职守”。网友对警方怒怼银行的行为鼓掌,可见已对奇葩证明深恶痛绝。
网友“张洪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之所以让群众愤怒,主要原因是很多涉事方只是想减少责任,但没有弄清楚自己的权限。
网友“程赤兵”:诸如此类新闻多了,未免让人有些“审美疲劳”。人们为警方依据规定坚持原则的行为叫好,并不能改变当事人已经跑了冤枉路的现实。
网友“张海英”:各级银监部门必须及时督促各家银行清理内部规定,凡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内部规定,都要坚决扔进垃圾箱。
(兰德华据新华网等媒体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