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02月12日 星期日

我国民办博物馆的数量由二〇〇八年的三百一十五家增至二〇一五年的一千一百一十家。增长的背后却难掩收不抵支的尴尬

民办博物馆的突围之路

本报记者 赵航 朱林
《工人日报》(2017年02月12日 01版)

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正在整修,装修散落的木板、玻璃、水泥堆在门口,原本宽敞的通道只容一人通行。院子里一片狼藉,大厅内陈列的民间雕塑已被全部搬走。

“办博物馆不挣钱。”馆长李松堂解释博物馆因何整修。

《2016中国民办博物馆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民办博物馆的数量,由2008年的315家猛增至2015年的1110家。然而井喷式的数量增长,却难掩民办博物馆背后的窘境。

“ 没有富余的资金再筹建场馆”

“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只能在现有条件下成立北京老物件(视频)博物馆……”杨子祎的网上博物馆简介里如是写道。

现年45岁的杨子祎,是北京一名草根收藏家,10多年前开始收藏老物件,现在藏有老式电视机、收音机等上万件。

“早些年,北京晚上有‘鬼市’',我整夜去那里淘那些上年纪的物件。时间久了,眼睛也熬坏了。”因视网膜脱落,杨子祎最近刚做了手术,正在家里修养。

杨子祎家中摆满了各式电视、收音机,7大间屋子放得满满当当,几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由于没有专用场地,他只能把家当作了仓库。

提起这些收藏,杨子祎除了自豪,还有深深的担忧。“这些都是精密仪器,不能沾水、不能受潮,需要严格的保护,但是我家哪有这些条件呀,放家里只能等他们慢慢老化、消损。”

杨子祎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早些年曾想开一间老物件博物馆,把老北京的记忆保存下来。但是,当他去文物部门了解了建馆事宜后,无奈放弃了这个念想。

“建馆首先要求有场地,可我家这么大地方。这些年攒的钱都换成藏品了,也没有富余的资金再筹建场馆。”光是办馆需要的场地资金就已让杨子祎焦头烂额,后续开销自然更无从谈起。

杨子祎坦言,博物馆能否盈利,他心里没底,办实体博物馆的想法只能作罢,取而代之的是他的网上博物馆。

事实上,多数民办博物馆都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有的则是靠企业在背后支撑。

“每个专家都得批,用了3年多”

作为南锣鼓巷的形象工程,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筹资6000多万兴建的“非遗博物馆”可谓占尽地利人和: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与雨儿胡同交口,面塑、泥塑、脸谱等15位技艺大师传人亲自操刀主创非遗产品。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虽有南锣鼓巷庞大的客流量支撑,非遗博物馆却少人问津,不少游客只是进去瞟几眼,就匆匆离去,空旷的大厅显得颇为冷清。

客流量反差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收益差距。“同样的地方,换成小吃城,一年能赚1000万元;建博物馆,一年要亏100万元。”徐岩告诉记者。

更让徐岩头疼的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和财力建起的非遗博物馆却是个“黑户”。非遗博物馆至今仍未通过北京市文物部门的审批。

“北京审批民办博物馆的门槛很高,要求场馆面积大概在900平方米以上。但这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少说也得耗资数千万;其次又有安保、摆设陈列等技术规范要求,我们也很难达到标准。”徐岩无奈道。

近年来,为促进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扶持政策。2015年3月,《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然而现行相关政策的准入条件之高,让许多民办博物馆望而却步。

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设立博物馆需具有固定的馆址,设置专用的展厅(室)、库房和文物保护技术场所,展厅(室)面积与展览规模相适应,并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在北京等地设立博物馆,还需要通过根据当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的专家考评。

河南省开封博物馆陈列部研究人员李敏,参与了2015年度开封市民办博物馆考核评估工作。李敏告诉记者,在她参与考评的数十个民办博物馆中,多数博物馆并不容易达到民办博物馆的相关标准。

“参观人数、开放时长、展厅面积等条件多数民办博物馆都难以全部达标;而陈展方面,如展线设置、展品库存保管等则缺少专业指导。再加上办馆所需的大量资金,个人想开办博物馆并得到文物部门的认可并不容易。”李敏说。

作为第一批被国家文物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博物馆,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建馆时经过了11名专家的评定、考核。

“每个专家都得批,批下来用了3年多。”李松堂回忆道。

“多数民办博物馆如今都收不抵支”

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3号的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民间雕刻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藏有门当、影壁、门礅等数千件民间雕塑艺术品。藏品之外,馆址院落是乾隆年间进士徐廷芳的老宅,古朴厚重,曾被评为“北京最具特色四合院”。

黄金地段、特色老宅、丰富藏品……即使这些利好条件叠加一起,仍难掩民办博物馆的困难。李松堂本人事务繁多,不仅需要亲自外出置办新藏品,还要经营其他产业。由于精力有限,加之博物馆开销太过高昂,李松堂去年把博物馆承包出去。未料不到一年,博物馆因承包商售卖假冒玉石被有关部门勒令整改,博物馆名声受损。

“临近春节,搬运民间雕塑、装修博物馆等用工费用太高,装修事宜暂时搁置,所以院子比较凌乱。”李松堂坦言,多数民办博物馆如今都面临收不抵支的窘境。

事实上,感受到博物馆运营压力的,不止李松堂一人。创建于1999年的天津泉香阁钱币博物馆,是天津第一家家庭个人收藏博物馆,馆内展有3000余种、万余枚中国历代货币及若干与钱币文化相关的物品。开馆至今,馆长王定祥为了博物馆倾注了大量心血。

谈及博物馆运营,王定祥表示,国有博物馆有政府财政支持,可以负债经营,但民营博物馆不能。“你不买电,就停你电;你不买水,就停你水;民办博物馆,全得靠自己。”工人日报记者注意到,采访当天,博物馆展厅的灯没有打开,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节约成本考虑。

今年70岁的王定祥是天津国家电网的退休职工,博物馆的日常开销就靠他自己的退休金。由于博物馆是在自家房子开办的,省去了租金这个大头开销。

王定祥坚持认为,民办博物馆办得好与坏,政府支持相当重要。泉香阁钱币博物馆过去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卫国道,由于原馆地处新建地铁干线上,博物馆只能搬迁。“政府部门就只给个日期,几号之前得搬走。但是大小藏品那么多,却不是说搬就能搬的。”王定祥告诉记者,博物馆迁馆一共搬了300多箱东西,对于没有企业财力支持的个人藏馆来说,这并非易事。

有关部门对民办博物馆的考评方式,同样能体现出政府是否切实对博物馆给予支持——考评标准是否“一刀切”,是不是用公立博物馆的要求去衡量民营博物馆等等。以安防为例,消防需要灭火设备,安保要有安保人员,这些博物馆应当具备的条件王定祥自然心知肚明。但他也清楚,设备费用、雇人成本……每一项都会涉及到钱,归根到底还是资金的问题。

“相关部门的核查、考评,我也不是反对,民办博物馆也有必要更加完善,只是希望不宜以一些标准居高临下地要求民营博物馆。”王定祥如是说。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