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个月,全国新诊断发现的9.6万余名艾滋病感染者中,20岁~29岁者占四分之一
青年人如何远离艾滋病

截至今年8月1日,在红丝带之家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累计达5393例。 图为北京地坛医院的红丝带之家。本报记者 兰德华 摄
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从1985年北京协和医院发现全国第一例艾滋病,我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已走过30多个年头。
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增加了68.1%,病死率降低了57%,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群新发感染率下降了74.4%,母婴传播率下降了26.6%。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也表示,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阻断了经输血传播,有效控制了经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病死率明显降低。
但是,艾滋病感染者中中青年人群比例不断上升,背后存在的性途径感染问题,正在引发关注。
男男性行为感染占比高
11月29日上午,《工人日报》记者来到北京地坛医院的红丝带之家。在接待大厅,志愿者及工作人员正在接待前来咨询和拿药的艾滋病患者。负责患者费用报销和个案随访工作的黄海静告诉记者,截至今年8月1日,在红丝带之家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累计达5393例。
“近几年,在地坛医院每年新参加国家免费抗艾滋病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年均1000多人,其中吸毒感染的年均2人左右,母婴传播的仅有1~2人。”红丝带之家护士长王克荣说,“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患者中,包括少数商业性的、被强暴的情况,这些人不是同性恋。”
北京地坛医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院新增免费治疗患者700多人,只有37名女性。去年新增免费治疗患者1029人中,只有41名女性。
“青年人感染的比例越来越高。今年地坛医院新发病例中,大于50岁的50多个,600多人在20岁到50岁之间。”王克荣说,在小于25岁的感染者中有一部分是大学生。
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累计死亡20.1万例。经性传播已是最主要传播途径,2016年1至9月,全国新增艾滋病患者9.6万余人,新报告经性传播感染者比例达到94.2%,其中20岁~29岁是感染人最多的年龄段,占比达24.5%。
“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很少人会出门随身携带安全套。但性行为很多是临时起意的,没有安全套降低了防护几率。”北京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主治医师代丽丽说。
保护自己,光有知识是不够的
在代丽丽看来,新兴毒品的出现,增加了无防护措施性活动发生的概率。“新型毒品在青年同性性行为中扮演一个推波助澜的角色,吸毒之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王克荣也认同这一观点。
青少年,尤其高校大学生的性意识还处于没有完全形成阶段,而初次性经验对象会影响一生的性取向。在代丽丽的诊疗案例中,很多因同性性行为感染的青年男性,并不是真的同性恋。
“很多年轻人认为这是一种时髦,认为是一种刺激,甚至是一种娱乐,并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和传统意义上的同性恋不同,很多同性性行为中主体并不是同性恋。”代丽丽说,“可能和社会观念的开放程度相关。青少年群体易受偶像群体的影响,而现在很多暗示同性之间的过密行为被媒体过度曝光,对青少年群体易造成误导。”
王克荣在临床发现,青年群体艾滋病感染和传播不只是因为性知识缺乏和对艾滋病了解不够。“其实很多青年人是具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但在具体性实践中,却没有保护自己的行为。”在她看来,青年群体关于艾滋病防治的知识和具体性实践中的自我保护行为存在脱节,这是症结所在。
“很多人知道艾滋病是怎么回事,但还是会感染,今后如何加大防控的力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代丽丽说。王克荣则认为,这与当下个别青年人的心理状态存在一定关联,“个别青年人追求刺激、追求所谓时尚,但这些是危险的游戏。”
找到传染源是关键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一科护士长福燕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重点防护人群,她们针对高校学生群体做了一系列工作。“在医护人员参与大学生预防艾滋病‘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中,今年共计有1600名首都高校学生参与。”
对于有效防控,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吴昊表示:“国际通行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暴露前预防。没有感染艾滋病的无防护措施的同性性行为者,每年有5%的感染几率,但服药可以让感染几率下降一半,但这种药物需要自费,价格较贵。另一个是对传染源的治疗。目前,由于第一个方法的成本较高,我国主要在推第二种方法,最好是把病源都找到,都治疗,就不传染了。理论上讲,只要接受治疗,多数感染者能达到预期寿命。”
“早检测、早治疗。早检测对患者自身有利,不尽早检测,被发现确诊时可能已经感染四五年,这期间自身健康影响很大,还可能和更多人发生性行为,成为危害很大的传播源。”吴昊说。要让公众有这样的意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了无保护同性性行为,要来医院尽早做检测,这不仅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艾滋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除了破坏免疫系统,还增加了患上其它病症的可能。
代丽丽告诉记者,在病毒刚进体内,体内没有产生抗体的“急性期”,艾滋病毒的传播率非常高,一旦发生性行为,原本男女之间可能千分之一的传播率,会提高几倍、十几倍。急性期一般指感染的前六个月,早检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社会必须正视不同群体的性需要和特点。不光是堵,而是要做配套的服务。”代丽丽说:“新的研究数据显示,相关研究做了2000对同性或异性实验,如果携带病毒呈阳性一方,能把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线以下,观察一年,通过无保护性行为,同伴没有一例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