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4点多起床,一个上午喝下8斤水
最大的渴望是能洗个澡
——桑拿天里环卫工的24小时

贺根生摘下宽边草帽,权当作扇子给自己扇风。本报记者 贺少成 肖婕妤 摄

(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通报,8月1日开始,北方迎来高温,东北、华北等地局地气温或超40摄氏度。而北京市气象台的数据则显示,8月3日~5日,北京大部分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可达32~34摄氏度,部分地区可达35摄氏度,在此期间闷热天气一直持续。
“桑拿天”来袭,户外劳动者面临怎样的高温体验,他们又将如何应对?《工人日报》记者跟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名环卫工人,体验他的高温24小时。
4点20分
新的一天从“大扫”开始
8月3日凌晨4点20分,西四北大街的一片平房中,贺根生已悄悄起身,推上了他的自行车,前往他的作业地段。
贺根生来自陕西渭南,今年59岁的他骑上自行车,轻快得就像一个年轻人。在北京8年的环卫工作经历,让他对现在的一切都驾轻就熟。
贺师傅负责的是西城区文化宫到月坛南街派出所长约600米的路段。赶着大清早路上车辆、行人稀少,他要对这段路面进行“大扫”——“大扫”是他们的“专业术语”,就是要对街道中间、街道两旁、自行车道、人行便道一一进行清扫,每一个角落都不能遗漏。
北京的街面上,遗留着前一夜人们宵夜的痕迹——烤串的竹签、空啤酒瓶罐、用过的餐巾纸、烟盒、烟头……所有的生活垃圾,夹杂在飘落了一夜的槐树花中,或疏疏落落,或自成一片。
清扫对贺师傅这位老环卫工来说显得并不费力,让他为难的是一些司机高超的“停车技艺”——这些车停得离马路牙子只有两三寸宽,马路牙子一侧又是高高的护栏,而过往的行人最爱把垃圾扔在这两三寸宽的缝隙里——贺师傅从车前也伸不进扫帚,从车后也伸不进扫帚,用胳膊隔着护栏去够,有些垃圾又离得远了够不着。
“没办法,只有等这些停在路边的车走了,才能清扫车底下的垃圾。”贺师傅说。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很清楚,什么时候清扫哪类垃圾才方便。
一趟“大扫”下来,太阳从东边的楼群上升起,天已经大亮。这时的气温逐渐攀升到28℃,贺师傅的身上也有了一层薄薄的汗意。
8点
一上午最少喝掉8斤水
早晨8点,贺师傅吃完早餐,重新回到路面上。在这之前,他已在休息室里“装备齐全”——清晨“大扫”时戴的橘黄色环卫帽,换成一顶宽边草帽;环卫班熬好的绿豆汤,他也用能装两斤水的杯子灌满。
早晨的太阳已开始发威,照在人身上就是一层汗。贺师傅骑着环卫中心配备的自行车,开始“巡视”他的路面。凌晨停在路边的车不少都离开了,藏在车底的垃圾露出真容。但让人奇怪的是,刚刚“大扫”了一遍的路面,又冒出了不少烟头。
贺师傅总结的心得是,十字路口烟头最多,不少司机在等红灯时,就会顺手把烟头弹出车窗外,那是他需要重点“照顾”的地段。
但那也是最危险的地段。正值早高峰,在月坛南街的一个右转弯路口,一辆转弯的车辆丝毫没有减速迹象,几乎就要蹭上正在捡烟头的贺师傅的衣角。目睹这一幕的行人发出惊叫,逃过一劫的贺师傅也长出一口气。虽然公司每个月都进行一次安全培训,但马路上的情形千变万化,要在工作中保证安全,只能一再小心。
“天热人也躁。咱们干了这一行,只能自己注意,多热都不能抢道抢行。”贺师傅这样宽慰自己。不到1个小时,2斤水就被他灌入肚中。一个上午,他至少要把杯子灌满4次、喝下8斤水才足够。再回休息室打水太远,他去就近的居委会打开水。气温越来越高,他顾不得水还烫嘴,就在树荫下喝了起来。
但好脾气的人也有被“引爆”的时候。路边一家美容院的员工,吃完的一大堆饭盒直接乱七八糟地扔在垃圾桶中,饭盒里的汤汁都溢了出来。贺师傅忍不住了,拉开美容院的门就进去理论。
“其实我对现在的工作还是很满意。你看现在,我们的休息室有空调,还有高温补贴。班长也特别好,生个病都能请假。”贺师傅说。
11点
汗水像瀑布一样流进眼睛
中午11点到11点半,是环卫工人吃午饭的时间,但贺师傅将这顿饭挪到了下班后吃。更多时候,他在路边坐一坐,享受一下工作中难得的清闲时光。正午的太阳下,气温直逼34摄氏度,树底下吹过来的一丝微风都是热的。贺师傅摘下宽边草帽,权当作扇子给自己扇风。他花白的头发,已被汗水浸得湿透,凌乱地趴在脑袋上。
半小时的时间转眼即逝。贺师傅很快又骑着自行车上路了。路上总有捡也捡不完的烟头,贺师傅顶着烈日,冒着路面至少超过37摄氏度的高温,细心地捡起地上的每一个烟头。“今天这还不算最热呢。”又一圈“巡视”下来,贺师傅一边擦汗一边说,“最热的时候,汗水就跟瀑布一样往眼睛里流,你还不能用手擦,越擦那汗越蛰眼睛。”
13点半,贺师傅的早班结束了,他的衣服已经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你不知道,这样的热天最大的渴望是洗一个热水澡。”交完班,贺师傅一边往回赶一边对记者说,“我住的地方没有条件洗澡,要洗只能去公司洗。但回去烧点热水擦擦头脸,也别提有多舒服了。”
贺师傅租住的平房月租金500元,大约8平方米左右,搁一张床后几乎就再放不下别的东西了。老伴白天在别人家做保姆,回到家的贺师傅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给自己烧一壶热水。屋子里几乎腾挪不开,他就端着水到外边擦脸、擦身子、泡脚。“要是大风或大雨天,洗完这盆水都是黑的。”
贺师傅最憧憬的是去公司美美地洗一个带淋浴的热水澡。“就是太麻烦,去一次就得两个小时,我一星期才去洗一次。”贺师傅告诉记者。
18点40分
“听人叫我们城市美容师,开心得不得了”
早晨起得太早,吃完饭后贺师傅通常要睡一会儿。屋外正热,屋里的一台小电扇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
下午6点40分,做保姆的老伴回来了。一间不大的屋子多一个人都显得拥挤,但夫妻俩都很是开心,有说有笑地交流一天的经历。
贺师傅的老伴以前也是一名环卫工人,到年龄退休后又开始干保姆。提起当年干环卫工的经历,爱说爱笑的老伴笑得嘴都合不拢:“有一次我在路上扫地,一个交警跟我说,我是城市的美容师。当时我就乐得哈哈大笑,觉得太好听了。”
贺师傅附和老伴:“就是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我们在北京过得不也踏踏实实的嘛。”开心的夫妻俩,似乎全然没有注意到脚底下的地在返潮。
吃过晚饭,夫妻俩会冒着至晚不散的酷热去离家不远处的广场看人跳广场舞,那是他们一天中最大的娱乐。
晚上10点,是夫妻俩上床睡觉的时间。
他们新的一天,又将从凌晨4点20分开始。
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这座拥有2170万人的特大城市,每天有2万吨的生活垃圾需要清运。每一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环卫作业人员在高温下辛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