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韦成刚:“同心桥”让孩子走出大山
在大山深处的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同心村,修一座桥,是全村三四代人共同的心愿和期盼。村中的打边河,将村子一分为二。20多年来,每当雨季河水上涨,孩子们只能绕行5公里的山路上学。
如今,在全国劳模、南方电网公司安顺紫云供电局抄表工韦成刚的努力下,孩子们终于可以不用淌河上学了。
2015年3月8日,打边河枯水期,韦成刚筹集到6.8万元的启动资金,叫来一台挖掘机,在打边河破土动工,开始了修桥工程。
刚开始村民们还认为他“办不成事”。但很快,在村里人坐看的时间里,桥的样子一天天清晰,坑挖了,桥墩也竖了起来……韦成刚的行动感动了村民,大伙纷纷赶来帮忙。
70岁的杨昌福师傅是一位建桥老师傅,听说村里修桥,把广西的活辞了赶了回来:“在外面修桥,一天赚300元,但为了家乡少挣一点也值得。”
小桥初具雏形,韦成刚筹来的钱却花光了,机器停止了作业。
消息传到松山供电所,韦成刚的同事们赶来帮忙,他们在附近工地上“讨”来废旧钢筋,铺上木板,一座简易小桥总算在雨季前完工了。当年5月中旬,打边河迎来一场罕见的洪水,小桥竟经住了考验,。
韦成刚修桥的事迹感动了同事们,他们在社交圈发起了“我为小桥添块砖”爱心筹款,得到了全国各地100多位朋友支持。
3月15日,正带领学生在贵州开展科研项目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看到相关报道,被韦成刚的故事所触动,便发了微博。短短十来天时间,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省、市、自治区,乃至美国、俄罗斯等国的187名网友自发捐款74345.95元。
加入这项公益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筹集到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截至4月11日,为“同心桥”筹集募捐善款12余万元,这让韦成刚以及他的乡亲们小时候的愿望提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