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5月03日 星期二

观“人山” 看“人海”

景区最大承载量为何未能成为保障游客体验“红线”

“新华视点”记者
《工人日报》(2016年05月03日 02版)

泰山观“人山”、西湖看“人海”、北京八达岭长城密密麻麻全是人……“五一”小长假,“新华视点”记者在北京、安徽、浙江、山东等地旅游景点采访发现,一些景区节假日多次超出游客最大承载量,一些景区接待游客量虽未超限,但游客反映拥挤不堪。旅游法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为何未能成为保障游客体验的“红线”?

有景区“超限”近一倍 有景区未“超限”仍人挤人

游客人数严重超负荷不利于保护景区风貌,也极易引发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小长假期间有的景区游客接待量超过了核定的最大承载量。

记者从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区管委会获悉,小长假首日该景区接待游客6.6万人次,而该风景区核定的最大承载量为3.6万人次,“超限”近一倍。

安徽省旅游局统计信息显示,天柱山风景区单日接待游客量多次超出核定承载量。2016年春节黄金周第二天,接待游客量一度达到8.2万人次,超标128%。

记者调查发现,还有不少景区的游客接待量虽未超过最大承载量“红线”,但限流效果并不明显,游客体验难以保障。

为限制人流,故宫实行实名制购票,并严格按照最大承载量限额售票。小长假首日,中午12点10分,故宫当日的8万张票便售罄。1点左右,大量游客结束游览,从故宫北门出来。

“靠经验”核算最大承载量 “靠假日挣够一年的钱”致“红线”虚设

旅游法规定,景区应当公布最大承载量、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要提前公告并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

游客最大接待量的“红线”十分明晰,为何一些景区“超而不限”?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统计口径问题,景区“超载”的背后更多是追求最大利益的冲动。有景区负责人透露,在当前旅游景区收入结构单一的情况下,游客接待量越大就意味着越多门票钱。假日出游需求集中爆发,各大景区在追求业绩冲动下缺少严格执行最大承载量的动力,往往是“靠假日挣够一年的钱”。“出于利益追求,由景区自己统计、上报的接待数据真实性会打折扣。”

记者了解到,旅游法中明确规定,对于未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或者超过最大承载量接待旅游者的景区,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至六个月。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伟强教授直言,由于核定标准不一、违法举证难等实际困难,这一规定很难发挥作用。

事实的确如此。虽然西湖、天柱山、九华山等景区也均在假日出现过“超限”,但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很少见因“超限”受罚或摘牌的案例。

完善“超载”问责机制 精细调控景区“瞬时承载量” 

专家认为,承载量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与生命安全。一方面,在核定最大承载量时综合考虑空间、设施、生态、社会等因素,确保科学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尽快明确权责关系与问责机制,对“超载”景区进行处罚与问责,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保障最大承载量相关政策“不打折扣落实”。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认为,一方面要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根除政府利益驱动的诱因;另一方面需加快旅游业供给侧改革,通过扩大有效的景点供给、时间供给,加强景区间竞争,让游客有更多选择权,倒逼景区重视游客体验度。

安徽大学旅游系副主任李经龙分析说,景区管理部门不能心存侥幸,必须提高安全意识,重视游客拥挤问题。建议在智慧旅游建设中,加快通过大数据等方式实现限量售票、分时参观、优化路线,以智能化即时控制景区游客量。比如“将限额售票分散至每小时,当每小时售票人数超过一定限额,便停止售票,并通过各个紧急疏散口进行分流。”“设计多条交集少、易分流的游览路线供游客选择。”

李经龙认为,为了避免游客“白跑一趟”的情况,还可以对热门景区探索实现网上分时段预约管理,将人群有效限流在旅游出发前。

(记者张紫赟 陈尚营 吕昂 许晟)

(据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