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群众公议活动搬到“网上”
力求最大限度保障过程和结果公正,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本报讯 (记者陈华)近日,合肥市又一次开展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活动。与此前不同的是,5名群众公议员通过网上群众公议平台,对案件进行讨论并网上表决。这是合肥市网上群众公议平台搭建后开展的第一次公议活动。
据了解,合肥市的网上群众公议平台是参考“远程评标”的思路设计而成。合肥市政府法制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网上公议相当于是把现实中的群众公议会场,搬到网上的“聊天室”中,群众公议员通过联网电脑,就能对事先确定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讨论、发表建议。
当天的群众公议是对合肥市工商局查处的一起涉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件。根据网上群众公议工作流程,合肥市工商局首先向市政府法制办提出网上公议申请。市政府法制办审查通过后,在系统中随机抽取了5名群众公议员作为代表。
活动于当天下午3时开始。案件承办人员、群众公议员和案件当事人通过“聊天室”,对案件进行交流和讨论。案件承办人员详细介绍了案件查处情况,上传相关证据材料并即时回复群众公议员的询问。案件当事人则通过网络,就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申述和申辩。随后,群众公议员在网上对案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并进行了网上表决,自动汇总生成了群众公议意见。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合肥市针对行政处罚过程中透明度不高、处罚标准不一等现象,在全国首创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去年,合肥市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办法》,并于当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群众公议制度对公议的方式与程序作了一些探索,除了可通过公议会议方式进行,也可通过引入“互联网+”的形式,推进群众公议信息平台建设。
当天的会议结束后,有群众公议员表示,网上群众公议平台的开通,避免了群众公议员与行政执法部门直接接触,能最大限度保障公议过程和结果公正,同时也有助于节约成本、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