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4月03日 星期日

现代社会,人的交际能力愈来愈显得重要,但相当一部分青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羞怯导致的心理障碍,并影响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

如何克服“羞怯”

带来的烦恼

郭冬仙
《工人日报》(2016年04月03日 03版)

本文漫画 赵春青

有些年轻人,在与人交往时特别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人多的时候,心里就更加紧张,不仅是话都说不清楚,甚至连做事也常常出错,感到非常的苦恼。

害羞并非有害无益

害羞是常见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交往过程中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害羞有先天性,即气质性害羞,生来办事有一种胆怯心理,也有的是后天形成的。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年轻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屡受挫折,心灵遭受打击而产生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久而久之形成心理定势。但不管是气质性害羞还是挫折性害羞,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是可以克服的。

害羞,人们总以为那是未成年人的心理或心理特征,随着年龄阅历的不断增长,会自然地克服它。然而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抽样调查的1万多人中,约4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害羞表现,并且男性和女性害羞人数比例基本持平。

美国心理学家沃伦·琼斯博士认为,害羞虽是一个人的弱点,但这弱点并非有害无益,恰恰相反,它可变成许多优点。假如你是害羞人士,不妨认识它,并尽量发挥。 

害羞人士比较聪明。由于他们通常少说话,多动作,所以他们勤于思考,比较机警。

害羞人士比较可靠。许多人都比较信任害羞人士,因为他们不会说人长道人短或搬弄是非。害羞人士是较好的搭档。因为害羞者在群体中往往不爱出头,而替他人设想。 

害羞女士比较令人喜欢,因为她们比较贤淑拘谨,而不会叽叽喳喳。同时,多数男士认为,羞答答的女士会带来一种神秘感,更有魅力。 

害羞人士通常受教育较多,她们喜欢阅读和记录。 

害羞人士更能体谅别人,了解别人;在交谈时,他们会细心听你倾诉,而不会打断你的话。害羞人士通常可以成为知心朋友。当对方可靠并待人心诚时,他会忠心耿耿,很努力去维护这种友谊。  

据统计,害羞人士的婚姻能维持更长时间。害羞人士往往会努力去维系婚姻,对丈夫(妻子)和家庭比较关心和爱护。

羞怯并不等于失败

现代社会,人的交际能力愈来愈显得重要,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有不同程度的羞怯导致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但通过采取有效方法,完全可以克服羞怯心理。 

树立信心。年轻人在社会交往中不要总是否定自己,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让自卑心理左右自己。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始终对自己说,我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遇事多采取主动态度。当你勇敢地说出第一句话,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时,你可能感到羞怯。这时,应想到羞怯并不等于失败,胜利者比失败往往多的是一份勇气。当你大胆尝试着与人交往时,会感到现实要比想象的简单、容易得多。只要认真了尽力了,事情就可以办好。

学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关键时刻表现自己。要训练自己与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的胆量与能力。遇到聚会、联谊时要善于寻找时机与周围的人攀谈,关键时刻要勇于表现自己。如主持会议、晚会、演讲会等,让那些不了解你甚至小看你的人刮目相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大家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没有谁注意你的表情,你就可以尽量的大声说话,上台唱歌表演你就挑选最熟悉的歌,在中间时间上场,就不会因最先或最后上场造成紧张的心理。

要克服过分的自我心理,让自己经常处于松弛状态。羞怯的人常常过于关心自己的表现会引起他人怎样的反应,说话办事都十分谨慎,唯恐自己的言行不对而被耻笑,因此心情常处于紧张状态。当你与人交往处于羞怯或紧张气氛中时,应尽量用玩笑或幽默来自我解脱。若出现尴尬的场面,不妨自嘲,表现豁然的一面。当你脸红时应尽量忘却它,不要担心别人是否会在意——其实在别人心目中,你并不如你自己所想的那么窘迫,那么让他们注意,如果你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所应当的人或事上,你应会渐渐忘记自己的不自在。心理学家认为,松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关键。

微笑可以使你摆脱窘境

做有心人,记下你感到不安的事情。当你记下你的害怕与担心时,你会觉得这些害怕和担心不可思议,而且完全没有必要。但这却是极有效的自我心理治疗方法,并且你可以为此预先做好克服它的准备。比如你演讲时,拿讲稿的手会抖,那你不妨把讲稿夹在写字板上,这样拿在手上就可能不会抖了。再比如去面试。也许你担心交谈当中会缺乏应变能力,那么你不妨在交谈前先猜想对方将怎样提问,把要回答的话想好,甚至自言自语地进行练习。这样就能临场不惧,应付自如。改变你的身体语言。人际交往的身体语言中,最具魅力的是微笑。微笑是友善的表示、自信的象征。微笑可以使你摆脱窘境,可以缩短你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可以化解朋友间的误会,同时微笑可以减少你羞怯的感觉。养成昂首大步的习惯,径直迎着对方走过去,讲话时盯着对方,让他感到你的眼睛,开口时声音洪亮,结束时也要铿锵有力。在与人交谈时,学会适时地保持沉默,以“迫使”对方谈话,从而也让自己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讲话时尽量用一种从容不迫的语调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人交往要善于取长补短。即使自己说错了、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关键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提高。在与他人讨论和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地学习和接受对方正确的意见或更合理的做法,经过多次的锻炼,自然就逐渐适应了,成熟了。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了解了专家的一些建议,或听取朋友关于交际的成功经验,并不能让你一夜间就能完全克服羞怯心理,事实上你内心深处仍感到害羞。但是,只要你不断和人们沟通,努力去克服羞怯心理,那么你就能拥有自信与大方的笑容。比如接触人可先亲朋好友,后老师同学,再是陌生人,这也叫脱敏疗法,在此期间一定能得到鼓励和支持。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