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堵”途
《工人日报》(2015年10月10日 02版)

9月25日下午6时48分,国贸桥的交通路况,各条主干道车辆行驶缓慢。

9月25日下午,在大北窑公交车始发站,一名男子正翻过栏杆,希望能够抢到一个座位。

9月25日晚上8时左右,临近东三环的大望路公交站台,人们正等待开往燕郊的公交车。

10月9日上午7时35分,地铁宋家庄站,人们正在月台等候列车。据工作人员介绍,近3个月来,周五早高峰都比平时延长近一个小时。

9月25日下午4时左右,建国门附近的交通路况已属于严重拥堵。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消息,25日的拥堵状况提前出现在下午2时。
10月9日,是北京市机动车此轮“4、9尾号限行”的最后一个周五。从下周开始,限行尾号开始新的轮换。这意味着被市民广泛议论的“周五拥堵日”即将告一段落。
对于这次轮换,王豫“比涨了工资还兴奋”。因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每周五下午,他从北二环附近的单位驱车回城东燕郊的家,都要比平时多花一个多小时。
中秋节前的9月25日是周五,早在月初网友就预言这将是“9月最堵日”。为了能够和已有6个月身孕的妻子过第一个“团圆日”,王豫特意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可人算不如天算”。王豫回忆说,就在打开导航的一瞬间,他不禁“傻眼了”,“屏幕上一片红,高速公路像一条火龙一样,直抵北京市区”。车子刚一出单位,王豫就被堵在了积水潭桥附近,行车速度不足20km/h。
直到晚上7时16分,已驾车4个小时的王豫,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踏进了家门。据那天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消息,这一天从下午2时一直堵到晚上10时才结束,二环以内交通指数更是一度濒临爆表。 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