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部门、招工单位和培训机构形成合力
朝阳“三方对接”加速安置退役士兵
《工人日报》(2014年01月21日 02版)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邹国英)“我参军入伍时,与培训学院签订了入学协议,退役后立即到学院免费接受专业培训。学业期满,学院不但给我颁发了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还把我推荐到一家企业就业。”这是技术工人姜向良的经历。
在辽宁省朝阳市,这种“三方对接”的安置模式成为吸引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动力。“三方对接”即由安置部门、招工单位和培训机构同时接待退役士兵,使其得到妥善安置。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朝阳市委市政府与朝阳军分区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的意见》。成立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学院,连续4年联合举办“退役士兵返乡暨就业安置活动”。青年入伍前与学院签订入学协议,退役后进学院接受培训。对培训合格者,颁发国家职业技能证书和中专以上毕业证书,并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到目前为止,98%的学员实现就业。
朝阳市还提出,用人单位招工时应适当降低对退役士兵在学历要求等方面的录用“门槛”,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工勤人员和公安、消防部门招聘辅警用50%的员额,基层司法所招聘司法管理人员用80%的员额对退役士兵实施专招。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朝阳市共有252个企业用工单位参加对接活动,共有3200名退役士兵参加了应聘;2600人接受了免费的技能培训并签订用工协议;12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退役士兵在参加非公单位考试中享受到加分优惠,进入市中级法院和教育系统工作;180名退役士兵享受专招政策,分别进入公安辅警和基层司法所管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