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任务繁重而人手不足,维修班副班长郭金明立刻给调度打电话……不到10分钟,机关6名同志跑来支援
班组长当上机关人员的“指挥官”
本报讯(通讯员初卫平)让班组给机关下达生产指令,这前所未有的事,在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管理一区实现了。
1月1日早晨,气温只有零下8摄氏度。管理一区维修班需要连接地下管线200米,可班上只有10余名员工,任务繁重可想而知,怎么办?
副班长郭金明不慌不忙走进班组会议室,给机关生产调度打了电话。不到10分钟,机关6名同志跑来支援。
“现在咱班组长权力可真大,一个电话就把机关的人叫来帮忙了。”维修班职工胡明笑呵呵地说。
“咱有言在先,谁要是不能帮助我们施工赶紧说,我好换人。”郭金明一脸严肃。
“我就是从班组走出来的,什么活没有干过啊,这点活儿可难不倒我。”前来支援的机关调度长王念红拿着铁锹自豪地说。
“你可别吹牛啊,到了我们班组你可要老老实实听我们班长的话!”胡明开玩笑。
“到井场上咱们比比,看看谁电焊技术高,连的管线长!”王念红说。
机关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怎么会冒着寒冷来帮忙连接管线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机关人员一下变得这么“积极”了?
原来,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该区新的一套前线考核机关的管理方法应声出台: 将机关的生产组、政工组等组室统一纳入班组管理,同时严格规定机关人员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积极服务于班组一线生产,帮助一线解决实际困难,每个机关人员每个月必须到班组帮扶三次。
为了让机关真正服务于班组,不走形式,区里给了所有班组长很大的权力——凡是基层班组遇到急、难、险的施工任务时,班组长均可直接向机关调度要人,接到调度的电话后,机关人员要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他们在施工中要听从班组长的统一安排。
这样一来,就能从源头上树立起机关围着班组转、后勤围着一线转的良好风气。
“让班组长在企业中担当大梁,给他们更大的施展自身才能的空间,让机关人员和他们携手共进,这样才能真正使机关帮扶班组得到实现,才能带动企业效益更快、更好地增长。”区党委书记魏廷昌说起话来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