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外来工”病重不忘偿还30年前“救命钱”
本报讯(记者姜明 通讯员姜书范)“没有这200元钱,孩子娘早就没命了,我们就没有现在这个家了,可这笔救命钱我欠了30年,不还上,我死不瞑目啊。”日前,72岁的山东老人霍建章在病重之际,委托亲友找到天津“新帮办”,打电话希望找到30年前帮助过他的訾闻洺还上200元钱。
1982年深秋,因山东老家遭受病虫害,霍建章家5亩田地颗粒无收,可5个儿女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3岁,日子过得格外艰难。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他就随同村的老乡一起来到天津,在河北区新大路一家饭馆打工,主要是卖早餐,还有午餐,饭馆经营水饺以及简单的炒菜,店主訾闻洺夫妻俩非常和善,让他吃住在店里,一个月给40元的工资,这在当时并不算低。
忽然有一天,霍建章的大儿子从老家跑来天津,说奶奶突发急病,爷爷情急之下也卧床不起。两位老人都住院了,妈妈因为疲劳过度咳血了,家里没有钱治病,这下可难坏了霍建章。
店主訾闻洺夫妻俩很快知道了霍建章的难处,第二天一早就塞给他200元钱,“先拿着这钱回家去应应急吧”。霍建章拉着儿子,当时就给老板跪下了。“这可真是救命钱啊!”第二天,霍建章就和儿子返回了山东老家。
回到老家,霍建章用这200元钱,交上了父母和妻子的住院费,给妻子治好了病,但两位老人却因年迈半年之内相继去世,霍建章也没有再去天津打工。
但霍建章没有忘记还款的事,直到9年之后,日子有了起色,刚过完春节,他拿着家里全部的积蓄500元钱,踏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想偿还欠款并面谢恩人。凭着记忆,他找到新大路时,发现这里已经拆迁,小饭馆早已不见了。此后多年间,霍建章又先后三次来到天津,还让儿子来了两次,但问遍周围市民,详细询问过派出所,也都没能找到訾闻洺一家人的下落。
如今,霍建章已经年逾古稀,饱受帕金森和心脏病的折磨,身体每况愈下,可这200元的欠款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他还专门在银行办了一个存折,在里面存了2万元现金,叮嘱孩子们不许动,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将这笔钱连本带利还给訾大哥一家。
“临走时,我给訾大哥写了欠条,也留了老家的地址,我说这笔钱我一定尽快还上,他一个劲儿说不急,救人要紧,让我过意不去的是,他们从来没向我要过这钱。希望訾大哥和一家人能看到报纸,能和我联系,把钱还上,让我了却这个心愿!” 电话那端,霍大爷声音有些颤抖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