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12月02日 星期一

缕缕阳光暖人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山西省阳泉市城区工会干部服务职工记事

本报通讯员 李彦斌 本报记者 刘建林
《工人日报》(2013年12月02日 01版)

扎实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需要基层工会干部对职工群众的真诚和爱心。在山西省阳泉市城区,基层工会干部们将自己所有的能量化为了一缕缕的阳光,用服务温暖了职工群众的心。

“要帮咱就帮到底,把能做到的事都做好,把能使的劲都使出来吧”

李佩峰没想到,儿子能顺利进入阳泉市城区幼儿园,还免了伙食费,那可是阳泉市最好的幼儿园啊。

李佩峰对王斌说,公办幼儿园多难进啊,咱孩子能进去就知足了,伙食费还是交吧。说这话时,其实李佩峰心里隐隐有一丝担忧,不会因为不交钱让孩子受歧视吧?

王斌特意拉着李佩峰到幼儿园走了一趟。眼见为实,看到孩子们同吃同住同一个待遇,李佩峰的顾虑消除了。

李佩峰是晋中市和顺县农民,长期在外打工,现在是沃尔玛阳泉店的面包房技师。两年前他身患重症,生活艰难。王斌是阳泉市城区总工会生活保障部部长,去年5月开展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时,结识了李佩峰,并结成了“一帮一”帮扶对子。

当时,李佩峰还在术后恢复中,儿子刚满两岁,女儿上初中,妻子没有工作,大病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更令人担忧的是,李佩峰情绪低沉、生活态度消极。

载着米面油,去李佩峰家的路上,王斌的车抛锚了。等待修车的两小时,两人在车里聊开了。

李佩峰事后说,得病后从没人这样听他倾诉过。后来,王斌又拉上做大夫的妻子前去开导,还带了励志书籍,鼓舞李佩峰战胜病魔的斗志。

李佩峰术后需要特殊的饮食起居,但超市中午只安排半个小时的工餐时间,不利于他的康复。经王斌协调,超市工会主席李红丽多方努力,最终沃尔玛美国总部批准,让李佩峰延长下午上岗打卡时间,可以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回家吃饭休息。这在那么多中国沃尔玛店中成为一个特例。

王斌又主动为李佩峰申请了工会帮扶资金,并会同李红丽组织员工捐款,向总部申请爱心基金……李佩峰上班后,又被调整到了称重、培训新员工等轻体力的工作岗位。

王斌说,“要帮咱就帮到底,把能做到的事都做好,把能使的劲都使出来吧。”在李佩峰的孩子入园后,他的妻子也被安排在超市钟点工的岗位。

今年中秋节,李佩峰给王斌、李红丽发来短信说,一场大病之后,自己觉得生活不是一个人、一个家的挣扎和继续,而是背靠组织在前进,感觉身后有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看到李佩峰一家四口人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里,王斌就帮着他解决住房问题。多方努力无果的情况下,执著的王斌甚至给阳泉市长信箱写了一封信。信很快得到回复,明年李佩峰一家将有望住进公共租赁房。

11月20日,记者在阳泉采访时得知,其实阳泉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范秀林也在积极为李佩峰协调着住房问题。她说只要政策允许,会在第一时间帮助李佩峰找到合适的住房。

服务职工没有大事小事之分,没有分内分外之别

去年寒假,大学生小谢拨通阳泉城区工会维权热线,说自己趁假期到一家商场店铺卖手机赚生活费,可干了3天不想再做了。老板以没干到约定时间为由,不给他结工资。

区总工会副主席任德军马上赶往商场,并会同商场工会主席、社区工会主席一起做老板的工作,终于帮小谢拿到足额工资。

几天后,任德军又帮有类似经历的老刘讨回了180元工资。百八十块钱,在很多人眼中微不足道。但在城区工会干部眼中,服务职工没有大事小事之分,没有分内分外之别,只要事关职工,对于工会干部来说就都是大事。

今年的一天,任德军接到消费者小周打来的维权电话,说买到假货了,商家百般推脱不退货。

与以往不同,小周这次没有找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处理,而是找到了工会,“都说工会好说话,帮助职工维权。我也是私企职工,今天就找工会。”

接待小周的任德军笑了:“帮,一定帮。”他约上区工商局工会主席,当着商家的面用商品所带识别码进行了验证,确定是假货。老板不仅退款,还双倍赔偿小周。

这些看似微小的互动聚拢到一起,诞生出的就是信任。

对于工会总操心“鸡毛蒜皮”小事的做法,也有干部表示不理解,“有些事本来就不归咱工会管,咱们别管了吧。”但在区总工会主席范秀林看来,“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工会对待职工的应有态度,要用一点一滴的爱和真诚让职工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把群众利益挂心头,群众就把你当亲人

阳泉城区工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实打实为职工排忧解难的“小事儿”还有很多。

职工郝连庆下岗,母亲瘫痪在床,几年前弟弟病逝、弟媳出走,留下一个小侄女。郝连庆辛苦拉扯侄女考上了大学,面对高昂的学费又犯了难。小阳泉南社区工会主席杨艳荣得知此事后,将5000元助学金和2000元募捐款交到他的手中。

为了解决社区失业人员的生计问题,杨艳荣牵头成立了“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开展美容美发、刺绣、电脑操作及维修、民间小工艺品制作等技术培训。几年间,先后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帮助230余人找到了工作。

去年参加完党的十八大,杨艳荣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为社区职工、居民服务。今年3月,“艳荣工作室”成立了,吸收大批志愿者加入,为社区职工群众提供养老助残、文体健身、心理咨询等服务。如今,“艳荣工作室”已成为一个响亮品牌,切实帮助职工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在阳泉城区总工会,这样的品牌还有很多。河边街社区是阳泉市第一大商贸集聚区,农民工集中,劳动纠纷不断。社区工会就建立了农民工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划分6个网格,为每个网格聘请了3名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及时调解劳动关系纠纷。工会主席窦荣华说,“不能辜负了大伙儿选我当工会主席的这份信赖。”

而职工与工会的双向信赖,也使得兴隆街社区工会获得了多个全省第一:第一家在全省召开社区区域性职代会,签订全省第一份社区区域性集体合同,成立全省第一家社区农民工法制学校、第一家农民工维权站、第一家留守儿童学校、第一家农民工图书室。

把群众利益挂心头,群众就把你当亲人。去年春节,城区总工会维权热线收到了数百条问候短信。区总工会干部们说,为职工群众服务也会遇到很多难处,但看到这一条条温暖的祝福,感觉为职工做再多的事儿也都值得了。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