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双管齐下”

呼和浩特市总为困难职工“找饭碗”“造饭碗”

78%受训者实现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

《工人日报》(2013年11月18日 02版)

本报讯 (记者张玺 通讯员吕会生)截至10月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总工会近年来已免费举办各类培训班500余期,培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牧民工、困难职工家庭大学毕业生4万余人次,其中78%的职工实现了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

聂峰是呼市武川县水泥厂一名下岗职工。2011年,她参加了市总工会SIYB创业培训班,随后在呼市开始了创业之旅。如今,她的小聂酒家生意红红火火,还吸纳了7名下岗职工再就业,被市总工会评为“双文明建功立业”再就业明星。

聂峰是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活动的众多受益者之一。早在1995年,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市总陆续开设免费技能培训,涉及保健足疗、花卉栽培、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建筑工等21个专业。2009年又开设了创业培训,一方面帮助下岗职工“找饭碗”,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人创业,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为大家 “造饭碗”。经过18年的探索,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广泛参与、政策资金扶持、典型带动引导”的培训带动就业创业新机制。

市总工会还引进了SIYB创业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帮助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下岗人员、农牧民工、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自主创业。

从巴彦淖尔市来呼市务工的张伟也是创业培训的获益者。张伟说:“听了创业培训课,感觉豁然开朗,不仅对创业有了更多的认知,而且对小店经营也越来越熟悉。”以前,张伟开汽修厂只是“小打小闹”,现在她的聚源汽配服务店有技工5人,年收入20多万元。

资金不足是创业者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对此,市总工会对成功创业的老板实行后续跟进服务,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会诊,帮助部分学员获得两年期5万元~10万元的无息贷款。今年经市总工会协调,贷款最高额度可以达到20万元,并放宽了对担保人的某些限制。目前,该市总工会累计帮助创业人员贷款700多万元。

随着各类培训的不断深入,呼和浩特市总工会把培训后的下岗职工、农牧民工组织起来,变自谋职业为有组织的就业,每个小老板平均能吸纳安置就业者4.8人。近几年来,为了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大学毕业生和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农牧民工就业,市总多次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劳动用工洽谈会、招聘会,上千家企业入场,搭建了困难职工就业的便捷平台。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