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成中国工会十六大代表热议话题
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 创新服务职工思路载体手段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丁军杰)“工会的一切工作,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尊重职工主体地位,落实职工各项权益,让广大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连日来,党中央祝词对工会工作要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表述,引发代表们的热议和共鸣。
四川代表团的徐其斌代表来自雅安灾区,回想起工会组织带领职工群众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一幕幕场景,真正感受到工会对职工群众的服务是最真诚最及时的。“所以,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来参加这次盛会的。听了党中央祝词,我更加坚信,工会在服务职工群众方面一定会做得更好。”
更多来自工会系统的代表,感受到的则是沉甸甸的责任。山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赞杰代表说,工会十六大报告40次出现“服务”,并明确提出“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新要求。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亟须在创新服务职工的思路、载体、手段方面破题。
四川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代表说,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作对象就是职工群众,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履职题中应有之义。当前,职工队伍结构发生变化,不同职工群体诉求愿望差异性较大,要切实做到服务职工群众,并努力让职工群众满意,对工会各方面工作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功夫、下真功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提高工会工作者职业化水平、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水平和工会工作保障水平。
“当务之急是要把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自吉林代表团的孙国武代表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工会要在服务职工群众上体现作为,必须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只有真正把工会建设成为深受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才能了解职工群众的真实诉求和愿望,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服务。
王海霞代表是沈阳市鲁园农民工工会副主席、农民工业余学校校长。她感慨地说,原来以为自己已经为农民工做了不少事,听了党中央祝词和工会十六大报告后,才发现离“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多动脑筋,特别是要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精神性、发展性服务方面下功夫,努力让‘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叫得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