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着力构建“行业谈标准、区域谈底线、企业谈增长”工资集体协商体系,积极推动相关行业制定劳动定额标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成果显著——
【喜迎工会十六大·创新铸辉煌 23】立体推进提升职工工资水平
本报讯 (记者张锐)记者日前获悉,继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与有关方面先后在服装、眼镜行业制定了行业劳动定额指导标准之后,日用陶瓷行业劳动定额指导标准制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有望成为全国第三个由产业工会、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联合制定的行业劳动定额指导标准。通过积极推动相关行业制定劳动定额标准,是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近年来重点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一个侧面。
财贸轻纺行业产业门类多、就业人数多,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给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基于此,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切实发挥行业协商对区域协商、企业协商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着力构建“行业谈标准、区域谈底线、企业谈增长”的多层次、相衔接、立体式的工资集体协商体系。
武汉市餐饮行业服务员平均工资曾长期在千元左右徘徊,处于该市“地板工资”水平。在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成功签订。这一覆盖4万家餐饮企业、50万名从业人员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经验由此被誉为“武汉样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正是看到各地在因地制宜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创造出大量的鲜活经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坚持典型引路、重点指导、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做法,通过采取培育、总结、宣传和召开推进会、现场会等方式,推广了一批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先进典型。如,率先总结推广浙江温岭市羊毛衫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总结了江苏邳州板材行业工会与协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组织观摩上海青浦区香花桥街道纺织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现场会,深入调查指导和总结武汉市和北京市方庄街道餐饮行业以及世界500强在华连锁企业等工资集体协商经验等。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深入推进,对规范行业和企业用工秩序、提升职工工资水平,推动产业工作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夯实工资集体协商基础,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把推动制定行业劳动标准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建设。自2011年开始,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会同人社部、全总保障工作部及相关行业协会联合探索建立通过科学测定和集体协商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的机制,最终在2012年3月与中国服装协会联合下发了第一个由工会和协会联合印发的全国性劳动定额标准——《服装行业部分劳动定额指导标准》。2013年8月,又与中国眼镜协会联合发布了《眼镜行业部分劳动定额指导标准》。同时,与服装、眼镜行业联合发文,在产业集群开展专题培训,促进企业将劳动定额标准切实落到实处。
对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来说,10年来始终坚持的联席会议制度则是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进展的重要机制保障。10年来,该工会共与100多个相对应的产业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308次联席会议,制定了269项工作制度或工作意见,共同开展了419项工作。此外,还大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10年来,各级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开展的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有近600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