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3年01月04日 星期五

福建省电力公司用好劳模效应打造出技术、育人才的“摇篮”

【学习贯彻十八大 凝心聚力 建功立业】劳模工作室成了职工“充电站”

《工人日报》(2013年01月04日 01版)

本报讯 (记者肖玉保 吴铎思 通讯员连华)日前,在江苏昆山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国际教学新仪器和新设备展览会上,福建省电力公司选送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获得5金11银7铜,这些创新成果均来自该公司各劳模创新工作室。

据福建省电力公司工会副主席林金义介绍,全公司系统共有14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由劳模领衔调集各专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带领职工破解生产难题、研究开发有生产价值或有前瞻性的新技术、新发明——以此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使技术创新活动贯穿于班组生产建设的各个方面。

福州电业局冯振波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劳模冯振波告诉记者,劳模团队带领职工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作为一线劳模,发动生产一线职工参与技术创新,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实际行动。

“很高兴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成长平台,才有了我今天的鲜花与掌声。我一定会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勇于创新!”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在第六届“海西·电网杯”技能竞赛上获得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种竞赛冠军的福州电业局员工陈雄才依旧激动不已。

十八大报告提到,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据了解,为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和辐射作用,福建省电力公司通过举办各类技能竞赛,让一线技术人才有了展示舞台,并拓宽班组员工的发展通道,建立了管理、技术、技能、劳模等四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一线技术人才也能拿“高薪”。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省电力公司日前下发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命名了6个集体为“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根据管理办法,公司从资金、政策上进一步支持工作室建设,并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

通过创建劳模工作室,展现新时代劳模风采,让劳模实现自我价值,带动了全体职工技术创新,劳模工作室成为出技术、育人才的“摇篮”。福建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张磊告诉记者,每年评选表彰的公司级劳模中一线员工的比例均超过65%。近年来,该公司涌现出7名全国劳模、70名省部级劳模和340名公司级劳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才4名、全国技术能手6名、全国电力行业能手12名、福建省技术能手87名,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先进个人是经过劳模创新工作室长期培养成才的。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