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助企业和职工解难纾困、提出建议逾千件
内蒙古工会“大走访”不玩虚的
“这样的工会我们举双手欢迎!”
本报讯 (记者张玺)这几天,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环卫处职工郑桂霞特别高兴,盼望已久的公租房就要下来了。“我这几年一直寄居在姐姐家,单位工会主席前几天说,估计春节前我就能领到钥匙了。工会的帮助让我开始了新生活。”郑桂霞说。
郑桂霞多年前查出患有乳腺癌,和丈夫离婚后独自生活,为治病把房子卖了,还欠了七八万元外债,日子过得很艰难。2012年7月,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总工会主席呼尔查到通辽走访时,专程慰问她,并要求当地工会一定要帮助她渡过难关,让她住上公租房,“过上好点的日子。”
在内蒙古,像郑桂霞这样由工会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的事例不胜枚举。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晨宏利集团的职工给区总工会干部打来电话说,经工会反映协调,公司门口设了公交站点,职工乘坐公交更方便了;工伤职工胡晓宇送来锦旗,25万元的工伤补偿拿到了;陕西籍矽肺病职工高昌明发来短信说,经法院调解拿到赔偿了……
从2011年11月开展工会干部深入基层“大走访”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工会切实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困难或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的建议1192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乌兰浩特市兴房物业公司副总经理姜汉璞说:“工会不搞花架子,不喊空口号,实实在在为基层职工呼吁解决问题,而且对一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抓住不放,直到解决为止。这样的工会我们举双手欢迎!”
作为对深入基层“大走访”的拓展,2012年9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开展了“服务职工百县行”活动,区总机关干部的足迹遍及全区101个旗县区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现了区总服务职工的全覆盖。
为建立服务职工活动的长效机制,201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发出通知,围绕激发职工劳动热情以及职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命健康权益建立长效机制,谁负责、谁牵头、谁配合,桩桩件件,责任明晰;“区总机关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每一名机关处级以上干部都要明确联系企业、班组和职工,真正实现工作重心下移、维权关口前移”。
呼尔查表示,工会“大走访”活动不能轰轰烈烈走过场,必须坚持实打实为职工解决问题,在引导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转作风的同时,力争每年有重点、有步骤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以办实事的成效赢得广大职工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