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投诉就是我的工作”
——“双亮”让江西上高县企业工会走上前台
“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还没等开口介绍,一张小卡片就递到了记者面前,卡片上醒目的两行字跃入记者眼帘。
记者对江西金利源陶瓷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龚志刚的采访就从这张小卡片开始。胸前佩戴着“工会主席”小红牌的龚志刚告诉记者,这张小卡片被职工们称作“连心卡”,上面简要说明了工会的职责以及他的电话号码。“自从向职工发放‘连心卡’,我成了职工中的‘名人’啦。职工们有事都爱找我。”
工会组织走上前台,这是江西省上高县企业工会出现的新气象。而这一切,源于上高县总工会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在企业工会中推行的“双亮”活动。
“你的投诉就是我的工作”
上高县近年来工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非公企业投资额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719家,在县城周边形成了四大工业园区。
金利源陶瓷公司是园区内的一家民企。记者在该公司厂区看到了3个“投诉箱”,投诉箱上写着工会主席致职工的一句话:“你的投诉就是我的工作,你有困难就来找工会”。投诉箱留下了工会主席的名字和电话。
小小的投诉箱引起职工们强烈反响。据龚志刚介绍,投诉箱挂出后一天竟收到十几封信件。有女工反映宿舍楼安全门问题,有职工反映食堂伙食问题,还有职工反映防尘口罩不合格问题,更有职工反映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等。
龚志刚带着职工反映的问题去找总经理黄堂伙,黄堂伙的一句话给他吃了“定心丸”:“工会开展的这项工作非常好,公司行政一定会给予大力支持配合。”
从5月份“双亮”开始到现在,这家不到千人的企业,已经为职工解决了许多问题:为女职工宿舍楼安装安全门,安装完善厂区内的监控系统,更换劳保用品防尘口罩等。尤为关键的是,企业除了与工会签订集体合同外,还和每名入职的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公司行政还给了工会主席一个特殊的权利——如有职工离开企业,必须由工会主席出面进行一次恳谈,了解职工离开企业是否是因为遭遇了“不公”。
辞工职工又回来了
在匹克(江西)公司,工会副主席小贺领记者参观了厂内的幼儿园。幼儿园有88个孩子,有位名叫黄洁的小女孩,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看到记者有些闪躲。就在两个月前,这个腼腆的孩子还在四川资阳老家的大山里,和爷爷奶奶过着留守儿童的生活。现在她进入了专门为她这样的孩子建立的幼儿园,能天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了。
小贺介绍说,匹克公司工会实施“双亮”后,职工有了直接的倾诉对象和渠道。根据职工诉求,工会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问题。匹克公司有职工4000多人,其中外地职工300多人。过去,他们的子女要么留在老家,要么每天送到离厂10公里的县城幼儿园。厂工会接到职工的倾诉后,在厂方支持下兴办了这家幼儿园。这个消息让4年前因儿子入托难而辞工的职工闻莲英,又带着儿子从万载老家回到厂里复工。
“双亮”让一大批老大难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解决。在匹克公司,记者看到职工宿舍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由厂方提供的电视机、空调、热水器,以及衣柜、床等家具;在冠溢公司,职工宿舍24小时提供热水,车间有了空调;在国员公司,为了保障职工上下班骑摩托车的安全,厂方买了100顶安全帽,放在门卫室,供职工随时取用。
从“等事干”到“忙干事”
在连日走访中,记者看到,所到企业的办公楼、宿舍楼、职工食堂等地方都醒目地公示了工会办公地址、工作职能和工会干部的联系方式。
中杰鞋业工会主席蒲志毅告诉记者,工会干部原来“一年到头等事干”,现在“一天到晚忙干事”。前段时间,不少职工反映食堂伙食不太好,工会就派人到食堂蹲点,现场督查,亲自品尝饭菜,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厂里女工比较多,最近工会在每个车间旁都设立了孕妇休息室,让怀孕女工每天休息1~2个小时。
宝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企业在不断提高职工劳动报酬的同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厂工会为此扮演了主持人的角色:节日,请全体职工到县城最好的酒店聚餐、联欢,还请县文工团演出;评选优秀职工,不是一年、半年一次,而是每月一次;奖励职工,不光发奖金,还组织外出旅游。
“双亮”为企业工会提供了一个发挥职能的大舞台,激发了工会干部的工作热情。工会干部不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今,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活动,各个工种的技术比武,岗位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全县企业的常态。
为确保“双亮”常态化、长效化,县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都分别建立了联系点,对“双亮”工作定时调度,定量分析,定期通报。通过实践,工会干部们意识到,要创造性地提升“双亮”工作水平,必须不断丰富“亮”的内涵,拓展“亮”的载体,“亮”出品牌,“亮”出作为,“亮”到职工的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