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渡利益解决员工住房购车培训难题 陕西一批私企财富观用人观悄然转变
“企业做大了就是社会的”
员工说:对连房子都给了你的老板,你会怎么想?
本报讯(记者 毛浓曦)4月12日上午,陕西宝鸡聚丰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职工食堂。40岁的孙彩仙像往常一样,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帮厨。对于她,这个春天格外生机勃勃。不久前,她作为工龄满3年的职工,报名参加公司新一轮的“福利房”分配,“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分房子,要变成城里人了。”
作为宝鸡市的知名私营企业,聚丰集团已是第5次向员工分配具有福利性质的住房了。前4次主要是面向管理层,以每平方米500元~1500元的低价,分配了150多套,这次将全面解决900多名职工的住房。“价格还没定,原则是公司贴土地成本,个人只掏建筑安装成本。”总裁办主任王建会说。
聚丰集团的做法是陕西私营企业用人观念发生根本转变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在整个陕西省的私企界,像聚丰集团一样,在企业做大做强后,老板将大块的利润拿出来,以实物住房、房补、车补或者高级培训、出国旅游等各种福利形式,向员工特别是管理层让渡利益,以求共荣共享、凝聚员工、激发创造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在韩城市,私企黄河矿业集团以成本价为员工建房1588套,并已规划到2015年让万名职工户户有房住,另一家私企西韩工贸集团则实施了“职工安居工程”。在富平县,私企天和包装厂去年专门买地,建设“天合悦居”小区,现在5栋23层高楼即将封顶,300多名职工全部报名,每平方米仅2300元。在蒲城县,私企陕西银河纺织有限公司,以成本价卖给职工300多套房子。在澄城县,私企澄城肉联厂,为120多户职工盖了房子。在西安,私企宏府集团斥资1300万元用于职工住房、购车、出国培训等,私企西安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员工发放房补、车补。在陕北、关中、陕南,私企榆林东方集团、宝鸡东岭集团、汉川机床集团等在住房、购车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新举措。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其中更深层的原因与私企的财富和用人观念转变有关。聚丰集团董事长王宗礼直言:“企业产值几百万、几千万时还是自己的,企业做大了以后就是社会的,不是自己的,所以要为员工建房、买车。这既提高了员工生活品质,也提升了企业形象。”
天和包装厂厂长李三虎则告诉记者:“通过分房子能吸引人、留住人、改变人。原来职工没有归属感,现在完全倒过来了,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私企老板的这些做法,对劳资关系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在天和包装厂打工的纪建荣说:“一个打工者,对一个连房子都给了你的老板,会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