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2年04月13日 星期五

【走基层·走进班组】小肩膀 大力量

□本报实习生 李仙菊 本报记者 庞慧敏
《工人日报》(2012年04月13日 02版)

时钟指向午夜0:30,忙碌了一天的周廷拖着疲惫的身躯行走在回家的小巷里。在三班倒的岗位上,周廷常常成为“夜猫子”。

周廷,是南宁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化”)PVC(聚氯乙烯)包装车间的搬运工人。

“叮……叮……”每天早上7点,闹钟准时响起。周廷都会“腾”地从床上跃起,洗漱完毕后步行15分钟来到工作岗位,麻利地换上蓝色的工作服和绿色的胶鞋,开始一天的工作。

4月8日,周廷上晚班。记者走进“南化”PVC包装车间。

“一袋成品聚氯乙烯有多重?”记者问道。

“25公斤。”不到1分钟,周廷就码好了一车“战利品”,随后推到一侧的仓库,又将货品一一轻轻卸下,整齐地堆放起来。放眼望去,偌大的仓库里已经垒起了好几座“小山”。这是周廷和工友们半天下来的“杰作”。在包装车间,一班9人,哪怕是如今的生产淡季,每个班次每天仍需要包装运载聚氯乙烯约100吨,连周廷自己都不清楚,一天要跑多少个来回。

29岁的周廷算是车间里的年轻人,他已在包装岗位上工作了4年,在宽大工作服的衬托下,他的身材显得有些单薄。他告诉记者,刚接触到这份工作时他也颇感吃力。

“刚来的时候根本适应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生产旺季时工作量更大,中午经常吃几口饭就得马上工作,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夏天的时候常常整件衣服都湿透了,回到家饭都不想吃倒头就睡。”周廷忆及过去一番往事不堪回首的样子,他也因此特别钦佩从北京来的全总机关的干部,跟他们一同干了半天也没叫累。

PVC包装车间是24小时轮班作业,因为工作原因周廷只能“忙里偷闲”地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工作感想,周廷琢磨了一会,认真地说:“包装袋太粗糙了,衣服容易磨破,工作4年,这已经是我的第5套工作服了。”顾不上多说,周廷迅速地推着手推车走到包装传送带前,顺势拎起一带聚氯乙烯放在车上。

装料、上线、传送、搬运,周廷和工友们热火朝天地干着手中的活,偌大的厂房里回荡着阵阵欢笑声。

正是有了周廷这样一批在一线岗位上肯吃苦愿流汗的职工,建于1958年的南宁化工集团才能在化工行业遭遇整体市场低迷的困难时期,仍然人心不散,全员携手共渡难关,以自身的努力,始终享有广西最大综合性基础化工原料基地的称号。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