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走基层·走进班组】探营高铁“神经师”

本报记者 彭冰
《工人日报》(2012年03月19日 02版)

蹲着、跪着、趴着……在一辆雪白的“和谐号”司机室里,一群年轻的女孩,正以各种姿势,麻利地为动车设备接线。这是记者3月14日探营长客股份公司“高铁神经师”所看到的一幕。没想到,迄今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高速列车,其全部网络控制线的接线工作,竟是由24名清一色的“女兵”完成的,是她们给高速动车接通了脑神经和全身运动神经!

“最大的25岁,最小的20岁,班组姐妹平均年龄23岁。”接线班班长王英娟自豪地告诉记者:“虽然全是80后、90后,但没有一个是娇娇女!”

一列高速动车,光电线就88种,接线点4万个,把电线长度加起来有34万米,每个姑娘平均3天就要接完一列车的“神经”,而且必须做到零缺陷、零隐患、零故障。

“由于女孩力气小,穿线对我们的考验最大。刚开始,20多个姐妹都曾因穿线时拉不动而哭过鼻子。”接线员吴琼笑笑。

“分线也是一个难题,我们每天要分1000多根电缆,有时连做梦都是密密麻麻的接线表和接线端子。”今年只有20岁的“小不点”李爽接过话茬。

为保证万无一失,每根线接完后还要自检5遍,一列动车下线前,至少要检查50万次。在狭小的司机室里,女孩们一蹲一跪就是一天,膝盖淤血,直不起腰,腿脚又酸又麻是常事。

“夏天一身汗,冬天还是一身汗!车体防寒棉裸露着,玻璃丝悬浮在空中,经常粘在脸上、身上,奇痒无比,身上常常被抓破,也常常热得起痱子和湿疹。”王英娟怜惜地说:“干这份工作,确实不容易!”

“我特别怀念在学校的时候,那时我的手多细腻光滑呀,现在都是茧子。”葛丹丹摊开双手,让记者“参观”。旁边几位姐妹,不禁湿了眼睛:“每逢休假前,因怕自己的手被家里人看到心疼,我们总要提前一周开始做‘保养’”。

司机室空间较窄,安装设备的工人又多,为抢工期,女孩儿们每天午饭只花10分钟,而且是轮换着吃。为减少上厕所次数,她们上岗前就不敢喝水。由于常常加夜班,犯困时,她们就相互“掐对方一把”。

“由于任务重、标准高,我们没时间像同龄人一样谈恋爱、做头发,更没时间蹦迪、睡懒觉。”24岁的王迪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一位姐妹的父亲突发脑血栓住院,她都未能回去陪护。

“我们也想家,也想尽尽孝道,和男朋友散散步,可我们不能那么做。”王超流着泪说,“因为我们是为了一个事业,一个让千千万万个儿女快点回到父母、亲人身边的高铁事业!”

说到这儿,女孩们又振奋起来,纷纷提起公司高铁开工宣誓那一天。当时,公司上千员工排山倒海的宣誓声,让她们深深震撼:“我们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是第一代高铁人的自豪感,开启了我们崭新的人生。为实践‘给中国高铁增光’的誓言,不管付出多少,我们都无怨无悔。”女孩儿们一边说着,一边用被折断过无数次的指甲,认真地挑着线,争分夺秒地忙碌着。

“80后、90后的我们,现在有的已当了师傅,有的成了操作能手!”采访快要结束时,女孩儿们自豪地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她们接线班被评选为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对她们而言,能“用青春和理想助力‘和谐号’高速动车一路奋飞”,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