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同步开展、统一申报
甘肃:8537名农民工拿到“职称本本”
本报讯 (记者康劲 特约通讯员张学会)从家乡静宁来到兰州打工后,马晓东苦练焊工技能,现在已经取得了高级技师的职称,成为甘肃火电公司焊培中心的副主任。截至今年8月底,甘肃省已有8537名农民工揣着“职称本本”,成为建筑、制造、煤炭、石油、冶金和服务行业的骨干,活跃在生产一线。
甘肃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是2004年底由甘肃省总工会联合当时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资委等部门共同开展的一项品牌工程。当时文件明确提出,在开展技术培训、技能比赛、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劳动竞赛等活动时,在授予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和评定技术职称时,要对农民工一视同仁。
甘肃有500余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甘肃省总技协办副主任王天长回忆说:“当年起草这个文件时,农民工能参加技术培训、技术比武的都很少,更无缘技术职称的培训了。”然而,正是当年的这个文件打破了农民工评定职称的限制。
当年的农民工李海霞,现在是兰州友谊宾馆的客服部经理。她回忆说:“在2007年参加技能培训,然后取得全省宾馆服务大赛第一名后,评高级技工、获得全省五一劳动奖章,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
在甘肃武威、平凉、兰州等城市,还举办了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各类技能大赛。据统计,截至目前甘肃已有70多万农民工参加到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活动当中,有9.96万农民工获得了技能鉴定。
为了彻底打破部门限制、区域限制和身份限制,把职称评定的范围从国有、非公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扩大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今年1月,甘肃省人社厅出台了《做好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把农民工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样对待,从制度层面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农民工纳入职称评定的范围。
甘肃要求,凡与农民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把农民工职称评定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同步开展、统一申报。在各类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的农民工,可不受指标限制,根据本人学历、所学专业、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年限、低一级职务任职年限等申报评定(考试)取得相应专业的高、中、初级职称。符合转正定职条件的农民工,可按相关政策和管理权限确定相应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