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技术才能在城里扎根 ”
新生代农民工变体力打拼为技能淘金
本报讯 (记者姜明)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近日发布针对天津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该群体平均年龄虽然只有24.4岁,但大部分受过各种技能培训,被调查者中的七成正在从事技术含量更高的第二产业,成为拥有各种技能的技术工人。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技术工人比重增加近三成。
最近举办的天津市几大外来务工专场招聘会,来自陕西宝鸡的农民工陈振田转了个遍。“就为能找个好工作。”在上周五的一场招聘会上,陈振田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后,他已经换了3家企业,现在这份保安工作还不到半个月,也不想做了。“太苦太累,收入又低,最关键的是没什么前途,我想找一个能学到技术的工作,这样以后也不愁没饭吃。”
在新一代农民工眼中,赚钱只是小目标,学技术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他们找工作时更“挑剔”,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发展前景等都成为考虑因素。陈振田告诉记者,他的老乡在一家汽修厂干了一年,掌握了汽车修理技能后,便自己开了家洗车兼修车行,还雇了不少农民工干活。“有技术才能在城里扎根啊。”陈振田说。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具竞争优势,得到更好工作岗位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更希望融入城市。
前不久,天津市有关部门的一项《天津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研报告》指出,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追求城市生活的动机更强烈、素质更高,但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对生活的满意度反而降低。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大多在18~30岁之间,具有很强的经济活动能力,一般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具有强于一般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对家乡的认同感减弱,他们大都很早就脱离了农事,既无务农的愿望,也无掌握耕作技能的热情,他们对乡土的认同感在减弱。最后,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与老一代进城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重视自己的尊严和自身付出与得到的回报是否合理。
“与‘一代农民工’相比,80后农民工乡土观念渐趋淡薄,他们更希望融入城市。”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詹宁教授认为,“对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在技能培养和保障体系上多为他们提供条件。比如,组织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提高文化水平,向技能型产业转变。此外,还要在住房、社会保障、后代教育等方面多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