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31日 星期日

道路交通伤害已成我国儿童伤害死亡第二大“杀手”,专家表示——

应尽快制定法律保障儿童乘车安全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31日 001版)

本报讯 (记者王瑜)7月2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儿童乘客安全研讨会资料显示,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死亡已成我国儿童第二位伤害死亡原因。有关专家呼吁,政府应尽快制定法律法规,相关各方应更好地了解儿童乘客乘车习惯,普及家长对儿童乘客安全的认知和教育。

本次会议由澳中理事会支持,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和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主办。资料显示,全球每3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全球每年有26万儿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丧生。在中国,每年有超过35000名15岁以下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甚至死亡。

不少家长对于儿童乘车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将孩子抱着乘车最安全,事实并非如此。有实验数据显示,当一辆小型汽车以每小时70公里速度行驶而突然刹车时,如果家长想抱住15公斤重的孩子,需要搬动250公斤物体的力量。几乎每个人都很难做到。

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可大大减轻交通事故中车内儿童伤亡程度。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杜伟博士介绍,对于遭遇交通事故的儿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比使用普通安全带可降低10%的死亡率,而相对于不使用安全约束装置的儿童,可降低70%的死亡率。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对于车内儿童威胁日益严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显示,道路交通伤害死亡已成我国儿童第二位伤害死亡原因。然而,我国车内儿童使用安全约束系统情况并不乐观,不少父母和孩子即使听过也不使用车载约束系统或安全座椅。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一项对广州市持续三年的最新抽样调查研究表明,6~11岁儿童经常使用安全座椅比例仅35.5%,而这已是0~5岁儿童使用情况的两倍。据该所相关专业人士表示,不少家长和孩子不了解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迫切需要普及相应知识。

此前5月11日,联合国启动(2011~2020)道路安全行动十年全球计划。目前有超过80个国家或地区有对儿童乘客进行约束的法规。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功教授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是,国家制定法律和法规以更好地保护汽车内儿童,同时普及儿童乘客安全出行教育。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