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北川县有1700多个家庭,在地震中失去孩子。3年后,北川县已有1500多个家庭重新拥有了孩子,余下的200多对大龄生育困难夫妇,政府正为他们创造条件孕育新的生命——
【社会热点】北川:迎接新的生命

失子家庭向援助专家咨询
餐厅里,北川中学43岁的数学老师李军一口气喝了三杯白酒,兴奋地说:“我又有孩子了,真是太高兴啦!”李军牵着妻子武红的手,灿烂地笑着,武红腹部隆起,尽显孕相。
李军告诉记者,妻子已经42岁了,曾到省城医院接受试管婴儿治疗失败。去年10月,在政府的组织下到外省接受治疗。今年2月,妻子便有了身孕。
3年前,北川县有1700多个家庭在地震中失去孩子。3年后,北川县已有1500多个家庭重新拥有了孩子,余下的200多对大龄生育困难夫妇,政府正为他们创造条件孕育新的生命。
“党好,政府好!”这是记者日前在北川采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北川重建
首先是人口的重建
45岁的北川科协干部郑健,3年前在地震中失去了14岁的女儿,“我们都是40多岁的人了,女儿走后留下的空寂,让我们害怕回家,那段日子过得很苦,不说了。”郑健边说边摆手。
女儿走后,郑健熬不下去了,甚至一度想到了自杀。
北川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副县长王久华告诉记者,地震后,北川县约有1790个家庭失去了孩子,成为再生育对象。失去孩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痛苦,难以用语言表述。许多家庭迫切希望再有孩子,以平息心灵和情感深处的创伤。
但是,由于失去亲人的打击太大,重组家庭不和、生活不稳定等等因素影响,地震后的一段时间里,北川县孕妇流产率较高。
“政府非常着急,提出重建北川,务必做好两个重建,首先是人口的重建,再是基础设施重建。”北川县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刘菊红说,政府部门组织心理专家上门做心理辅导。把香港和北京的生育专家请到北川来,为难孕夫妇诊断治疗。每个政府机关干部,都与失去孩子的家庭,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模式,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失去孩子家庭的各种诉求并帮助解决。
政府还拿出大笔资金,让失子家庭,到指定医院就诊,免费为他们治疗不孕不育。一旦怀上了孩子,孕妇可以全年不上班,照样领全额工资等等。
如今,3年过去了,北川县1790个失子家庭,已有1500多个重新拥有了孩子。最大的孩子已经两岁多了。
记者在北川老城采访,到处都能看见一些大的横幅标语,上面写着,“羌族儿女感谢共产党的恩情,记着祖国政府的大好”。
大龄家庭
政府千方百计提供帮助
目前,北川县还有200多对夫妇,年龄都在40岁以上,属生育困难家庭。地震时,这些家庭的孩子大多13-15岁,中年失子的痛苦,使他们再要孩子的愿望比年轻夫妇更加强烈。
王久华副县长称,眼下,政府正千方百计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帮助他们孕育孩子。比如,让他们免费去做试管婴儿,送他们到外地大医院治疗等等。
去年10月,一些在当地接受试管婴儿失败的大龄夫妇,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来到重庆国宾妇产医院接受治疗。治疗后,5对大龄夫妇中,有3对怀上了孩子,这让北川的大龄夫妇看到了希望。
郑健42岁的妻子胥明英的腹部微微隆起,“已有三个多月身孕了,在B超里看见胎心,砰砰直跳,那个高兴劲儿,别提啦!”说起新的生命,郑健满脸幸福。
“现在,不少大龄夫妇找到我,要政府再组织她们到外地医院去检查。今年,政府将分期分批,再次组织大龄夫妇到重庆接受治疗。不管最后是否成功,满足他们的愿望,解决他们的难题,是灾后重建的职责之一。”王久华说。
医疗援助
两地齐心协力重建人口
今年6月底,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奔波,重庆国宾妇产医院的医疗援助车抵达新北川县城。院长刘富强告诉记者,医院将为北川大龄夫妇提供一系列免费检查、治疗服务。
刘富强是在地震救援中结下了深厚的北川情。回忆起往事,他的心情格外激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刘富强带领救护队第二天下午2点就赶到了北川。当时北川还没有医疗队进去,28名医护人员在北川救助了7天,救治、转运680多名轻重伤员,还从废墟中救出一位临产孕妇。
如今,新县城大气、漂亮,黑色的马路,竟有十个车道。路边杨柳、鲜花、草坪、喷泉等到处都是。人在街上走,犹如公园行,非常享受。
刚过桥,一辆摩托车停在了医院旅行车前面,车上的中年男子不停招手,示意旅行车跟他走。
“他的妻子已经有孕了,他非常高兴,今天是来为我们带路的。”刘富强说。
摩托车把大家带到一条羌族人开的好吃街,两位深受北川人尊敬的医学专家萧美茹和张绍增教授刚下车,一群中年男女围了上来。草原牛蹄、高山野菜,丰盛的羌族菜肴,在桌上堆放了三层,迎接北川的客人。
在县政府联系下,北川某公司打开刚刚修好的展览大厅,作为全县大龄妇女生育咨询的临时场所。
听说重庆的专家来了,大龄妇女们涌向展览厅,排队等候。
“我儿子在地震中走时3岁,我现在30多岁,却怎么也怀不上孩子了。教授请你一定帮帮我,否则,我这个家就……”说到孩子,姜小君哭了。
北川中学英语老师姜小君拿出CT片子、病历,和萧教授、张教授交谈起来。看了姜小君的片子和病历,萧教授说,“不要着急,我们一定尽全力帮你。”
大厅里,两位博导和患者的对话、检查,从下午2点30分一直持续着到晚上6点30分。
“萧教授,你们能不能再等一下,擂鼓镇还有一批大龄妇女正在赶来的路上。”王久华副县长请求两位博导。
近7点,一辆白色的计划生育服务车开进院坝,8位妇女走下车子。开车的,正是擂鼓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
“她们大都40多岁了,自然受孕希望不大,但经过努力,也许还有希望。”一一检查后,萧美茹博导说。
吃完晚饭,已是10点。回宾馆路上,萧博导手机响了,还有一批大龄夫妇在等待咨询。
“我们不图什么,提供医疗救助,就想为北川群众实实在在做些事情,给他们的生活带去一些希望。去年,医院拿出100万元建立起博导基金,专门帮助地震中失子家庭重新拥有孩子。”回宾馆路上,院长刘富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