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3月08日 星期二

【网呼会应】“最好的维权就是提升素质”

□本报记者 王娇萍 中工网记者 徐恬恬
《工人日报》(2011年03月08日 002版)

中工网论坛网友“大漠飘雪”: 我是一位女性打工者,背井离乡来到城里,肩挑手扛,住简易工棚,吃大锅饭,忍受着与孩子的分别之苦;从十几岁的妙龄“外来妹”变成了如今的 “打工婆”,把青春奉献给了城市,却没有办法在城市生根,而且还要忍受这样那样的不公平待遇。

在农村,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加之缺乏职业技能训练,一些女打工者只能从事技能单一的工作,特别是那些集中在美容美发、保健按摩、休闲娱乐、酒店、餐馆等行业做服务工作的女性打工者,经常遇到维权方面的问题。

打工者的权益本来就难于保护,女打工者的权益维护更是难上加难。“三八”节到了,又逢全国两会召开,真心期待代表委员们能在这个问题上给予更多关注和呼吁。

“大漠飘雪”的反映,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贸轻纺工会原主席贾艳敏的高度重视,原来,她刚就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状况进行过调研,并准备就维护这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权益递交提案。

“劳动时间超长,工资和社会保障率低,对融入城市充满困惑。”贾艳敏介绍,调查发现,每周工作6天成为餐饮业从业者的工作常态,90%的新生代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而他们收入偏低,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仅占15.7%,50%以上的人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正因如此,42.1%的被调查农民工感到在城市没有归属感,44.8%认为机会不平等。

贾艳敏表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与他们自身整体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直接相关。调查发现,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中,65.3%的人没有技术等级证书,具有高级职业技术资格的只占2.7%。

“这些数据反映的是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状况,女打工者遇到的困难可能更多更突出。”贾艳敏认为,要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是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加快分配、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保、户籍等社会体制改革的步伐。就农民工自身来说,当务之急是提高素质,增强权益意识和自我维护能力。

贾艳敏呼吁,社会有关方面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法律培训力度。她特别强调,在培训费用上,可对农民工实行初级培训免费,中级培训少收费,高级培训适当收费的办法;而法律培训上,则应加强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培训,并作为企业经营的必备条件,纳入企业的监管考核内容。

“对女性农民工来说,最好的维权就是提升素质。”贾艳敏委员再一次强调。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