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2月12日 星期六

【本周焦点】这只是个开始

《工人日报》(2011年02月12日 002版)

本月主笔 张玺

兔年春节的鞭炮声尚未停息,央行即宣布加息。

1月8日,春节“黄金周”的最后一个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06%。这是央行今年首次上调利率,也是2010年以来第三次上调利率。央行曾于去年10月19日和12月25日分两次加息。

央行打响2011年遏制通货膨胀的“第一枪”后,9日,住建部也发出通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也相继上调。

“双息”的叠加给日益收紧的房地产政策又加了“一块砖”。

专家认为,在叠加效应下,受新“国八条”冲击的房地产市场再次承压,资金成本的上升将从开发商和购房者两个层面上形成直接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可能再次面临成交量惨淡的考验。

与加息密切相关的还有干旱威胁下的我国粮食市场。同样在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扶持粮食生产的10条措施。

对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在政府高度重视稳定物价的背景下,依然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透露出强烈的经济信号:国家不会通过打压原粮收购价来稳定物价。

“这与加息控通胀、限购稳房价的调控是截然相反的。”李国祥说,这表明政府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坚持“有保有压”。

实际上,加息对央行来说,是个不愿轻易采用的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的负效应不容忽视。国内经济目前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需要信贷支持,加息将增加产业调整的信贷成本。同时,人民币目前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加息将进一步增加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又将降低国内产品的竞争力。

而且,连续三次加息的累积效应直接加大了现有房贷人的还贷压力。本次加息之后,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升至6.6%,比去年10月份之前的5.94%合计增加了0.66个百分点。

媒体认为,连续加息已经从事实上表明中央对持续走高的CPI的担忧,凸显通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认为,2011年最需要担心的是,出现高通胀率、高失业率和低增长交织的经济“滞胀”。当前通胀压力在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加大,部分城市房地产泡沫在加大,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这“四个加大”有导致经济“滞胀”的可能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算上此次加息,在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中国央行已连续进行了三次加息。

这只是个开始。分析人士指出,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同,中国央行目前已经进入加息通道。

“从经济增速、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匹配程度看,当前的利率水平是比较低的,未来不排除继续加息的可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由于连续加息会增加企业运行的成本,也会给银行和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风险,因此大幅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速写:赵春青)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