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温暖 今年更不同
——昆明海洁环卫公司正月初一派送“红包”现场素描
按照大年三十的约定,2月3日晨7:30,太阳还“藏”在东边黛色的山脉下,记者就出门赶往昆明海洁环卫公司,参加该公司每年正月初一都要开展的给马路上清扫职工派送红包活动。
尽管是大年初一,一路上还是看到有3类人已经在劳作——路边清扫鞭炮烟花纸屑的环卫工人,红绿灯下的交通警察协管员和驾驶公交车疾驰在大街小巷的司机。
除夕夜通宵达旦的烟花爆竹把昆明映成“不夜城”,有人快乐,就有人要劳作。
“以前未到海洁工作时,最喜欢除夕放鞭炮,要尽情撒欢,然后初一睡懒觉。”海洁环卫公司总经理马维亚说,“现在,我不喜欢放鞭炮也不怎么鼓励家里人放鞭炮,因为一夜尽兴,我们工人第二天可就太辛苦了。”
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滇池路七公里尽头环岛,环卫工人俗称的“大转盘”旁,海洁公司清扫清运部经理李勇告诉记者,“昨夜在这里放鞭炮烟花的人密如箭杆,燃放的烟花爆竹更是此伏彼起、东明西亮,今晨4时,我们开始清扫清运,一共拉走了整整两大卡车的纸屑。”
顺着李勇的手势看过去,旭日下围绕整个环岛的宽敞马路上早已干干净净,一点纸屑也没有,只有冲洗路面后的水渍在提醒人们昨夜这里经历了一场怎样的狂欢。
2006年7月,马维亚被度假区管委会任命为海洁环卫公司总经理,上任仅半年,他就遇到了2007年的春节。当时的海洁公司职工人均月工资不到340元,大大低于当时昆明市每月57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有的职工一个月下来工资只有八九十元。
“除夕那天下午,我看到公司冷火秋烟的,就问办公室主任怎么不给职工发点钱或者年货?”马维亚说,“主任告诉我,一直都这样。我觉得太过分了,当时备办年货已经来不及了,立即要办公室准备红包,决定从那时起,每年的正月初一,我都要到马路上给坚持清扫清运的职工发红包。”
“一开始,钱不多,一个红包也就10元钱。最早我想,我和李勇去就行了,其他中层干部也辛苦,大年初一让他们好好过个年,后来他们知道了,都要来参加给工人派送红包的活动。”
在今年2月3日的送红包队伍中,记者发现了工会主席刘海波等。
随着公司经营情况的好转,红包也渐渐加“大”,从去年起就是50元一个了,“本来今年的红包是100元一个,公司办公会也通过了,但我考虑在其他地方工作的职工今天不在岗位上,依照规定又不能给,在马路上的职工给多了,担心他们有想法,就决定还是维持去年的水平。”
海埂大坝是昆明人观赏海鸥的绝佳之地,平常就游人如织,在这个清扫保洁点,10多个工人笑逐颜开,接过了马维亚递上来的红包,工人杨全高兴地唱起了民间戏曲“花灯”。在民族村保洁点,阳光下,女工们排成整齐的队列等着马维亚,见到了马维亚,四五个工人挤出队列来和他拥抱,其中一个女工说:“马总,我爱你,你爱不爱我们?”马维亚连声道:“我爱,我爱。”
呈贡大渔乡有6公里多宽度在60米左右的道路是海洁公司48位职工负责清扫的。发放完红包,马维亚问工人:“对我,对公司,对你们李勇经理,你们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工人最多的“意见”是要他立马跟着他们回家去吃年饭。
工人高金宝说了一句让人颇费思量的话:“公司对我们的好,去年不如今年。”马维亚闻声沉吟了一会儿,稍后哈哈大笑:“人家都说日子今年比去年好,你偏要倒着说,害我想半天才把关系理清爽。”
几个点都慰问完了,马维亚带人乘车往回走,看到路边有个名叫“水兰”的女职工,当即停车送红包,按照惯例,应给她鞠躬致谢,只见八九个人一起弯腰,“水兰”也鞠躬答礼,恰好构成一道其乐融融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