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1月08日 星期六

受90后用工断层、生活成本增加、季节性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山东:“用工荒”来势迅猛

《工人日报》(2011年01月08日 002版)

本报济南1月7日电 (记者孙覆海 通讯员葛红普)刚刚跨入新年,“用工荒”让诸多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山东,受90后用工断层、生活成本增加、季节性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工荒”较往年来得更猛了一些。

济南万家盛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两节期间,回家过大年的传统习俗导致很多民工年底早回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工市场。但实际上,“用工荒”已经成为常态化。在他所从事的人力资源公司,“从去年的八九月份开始,每个月都有3000人至5000人左右的用工缺口” 。

他认为,目前出现“用工荒”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制造、服装纺织、食品、保安等行业。“与我们合作的10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不缺人” 。

90后用工出现断层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万忠在对多家用工企业的调研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务工人员来自农村或城郊,随着国家相继出台了对农村扶持和补贴政策,不少务工人员选择了在当地乡镇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而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劳动力则“没有兴趣”外出务工,整个劳务市场已经开始出现断层现象。万忠提示记者,“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儿的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人,甚至还有女人。在年轻人眼里,这些脏活、累活,他们不愿意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农民工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打工方式,纯粹的体力劳动越来越无人问津,很多农民工坦言,单纯的打工对他们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也导致一线劳动岗位难以招到员工。

一位长期从事装修的农民工告诉记者,很多同行已经组成小组,在专业公司接工程。“这样比以前在劳务市场干零散活儿要好得多,起码赚钱多了。而且跟着专业公司干还能开阔视野,比单干更有前途。”

不少打工者认为,现今生活成本增加,缺乏稳定感,与其这样,不如早点回家过年。在济南经二路一家饭店干前厅经理的小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每月工资加奖金一共2100元,可房租、水电、手机费、应酬等,加起来也得1200元左右,现在的物价又这么高,如果再买个新衣服啥的,基本上是月光族。而且单位也不给缴纳各种保险,干起活儿来连稳定感都没有。”小李表示准备过几天就辞职,回家过年,年后就不回来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小李这样情况的在饭店、家政以及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的用工中普遍存在,工资水平不高,各种保险没有,基本生活很难保障。

尽管“用工荒”也有季节性流动原因,但如何应对,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使之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相适应,还要考虑价格上涨对实际工资收入等劳动收入的影响。当然,职工工资要有合理增长,加薪不要导致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