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体面劳动,让百万职工岁末年初少了去留烦恼
六成外来工愿“定居昆山”
本报讯 (记者王伟)岁末年初,许多外来职工又在考虑去留问题。而江苏省昆山市总工会的最新调查显示,60%以上的外来职工表示要“定居昆山”或“长期在昆山工作生活”。“体面劳动让广大职工尤其是外来职工干得好,留得住。”昆山市总工会主席顾志中如是说。
昆山市本地人口仅有60万,而外来职工却有100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2010年6月,昆山市总工会等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出台《关于在企业中落实体面劳动的意见》,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全面落实体面劳动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和生活质量,力争实现“四个提高”和“三个下降”。
所谓“四个提高”是指:职工整体素质有提高,实现有技术等级的职工占比达到30%以上;职工权益保障有提高,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民主管理等工作,确保职工民主政治权益得到落实,集体合同和职代会建制率达95%以上;职工满意度有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提高。而“三个下降”包括:劳动争议发生率下降,劳资关系和谐;事故发生率下降,努力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职工流动率下降,努力确保职工流动率在10%以下。
半年来,昆山市通过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工资集体协商、丰富职工精神生活等7项主要措施,保证企业职工体面劳动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工资收入是职工最关心的话题,也是衡量工作是否体面的重要标准。目前,昆山全市单独或通过行业、区域签订工资协议的企业有5266家,签订率达91%。2010年全年无重大讨薪事件发生,共调处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12起,用工资保证金支付农民工工资316.5万元。
为了使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昆山市聘任178名劳动争议预警信息员,对职工思想动态和苗头性、倾向性的劳动争议动向进行实时监控。市总工会专门建立了一支由5名专职律师组成的工会法律援助律师团,并且配备2名专门人员,全天候接待职工来信来访。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劳动争议同比下降40%,调解成功率达到90%。
与此同时,昆山市总工会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为职工群众提供维权和心理关怀服务,广泛开展职工俱乐部和职工书屋建设,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努力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80后”的陶巍在昆山一家台资企业工作,已经在昆山娶妻生子,安家落户。“当初刚到昆山时,我们说的那句话是:‘在这里,我们放下了行李!’现在,我们喜欢说‘家在昆山’。”而拥有8万多名外来职工的昆山富士康科技集团,已有1.2万名职工在昆山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