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0年12月06日 星期一

关心外出务工人员 关爱留守儿童 关怀空巢老人

遵义工会打造农民工“后勤服务链”

《工人日报》(2010年12月06日 001版)

本报讯 (记者赵福中)“走啦!”11月23日,随着一声吆喝,贵州省遵义县鸭溪镇杨柳村村民刘孝祥乐呵呵地将100多只獭兔装上了面包车。今年初,在工会协调下,他尝到了“三关”工程带来的甜头,在村里干起了獭兔养殖,1年下来全家收入已突破10万元。可在1年前,他还是个被用工单位“嫌弃”的伤病工人。

今年45岁的刘孝祥去年冬天遭遇车祸,不仅多年打工积蓄用光,还留下了后遗症。今年1月,杨柳村工会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帮助刘孝祥办妥了银行贷款,联系养殖公司购进了33组獭兔种兔,帮他走上了致富路。

据悉,鸭溪镇返乡农民工勤劳致富的故事,也正是近几年来遵义县深入实施“三关”工程,围绕农民工、返乡农民工打造高效“后勤服务链”的生动缩影之一。

近年来,贵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但同时也伴生了大量缺少温暖、缺少管理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据不完全统计,仅遵义县外出务工人员就有近20万人。

2007年,遵义县总工会在多次调研后,在全省率先提出了以“关心外出务工人员,使其安心务工;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关怀空巢老人,使其安度晚年”为主要内容的“三关”工程。为了保证“三关”工程的顺利实施,该县县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将该县14家相关单位列入成员单位,形成了“工会牵头、党政支持、部门配合”的社会化工作机制。还将“三关”工程列入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全县31个镇(乡),绝大多数县直部门党委(党组)均成立了“三关”工程工作机构,明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三关”工程工作。

3年来,随着“三关”工程不断向纵深推进,遵义县已紧紧围绕农民工打造了一条高效的“后勤服务链”。在帮助农民工创业方面,该县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简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准入条件,许可、审批和办证程序,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通过在金融服务、税费减免、工商登记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拓宽优惠政策享受范围,实现以创业拉动就业,努力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渠道。而在围绕农民工家庭服务方面,遵义县总联合相关部门推广建立了农村老年协会及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实行空巢老人监护联络人制度。

截至目前,遵义县已为2015名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全部聘请监护联络人;以学校任课老师为主要联系对象,3532名重点留守儿童通过互动方式全部聘请了代理家长。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2l5处,入园儿童2765名;建农村老年协会165处,参加协会的老人达11409人。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