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0年12月01日 星期三

【职工论坛】莫让培训成“陪训”

□连利英
《工人日报》(2010年12月01日 002版)

近日和车间的职工谈起参加安全培训的感受,没想到他却叫苦不迭:大呼隆的培训是变成了“陪训”,车间领导拿着书本像老和尚念经——照本宣科;下面的员工是关公在曹营——心不在焉,就盼下课往外冲。不用说,这样的培训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

培训怎么就成了“陪训”?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培训的设计思路和课程安排不切合实际所致,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种是“陪绑式”培训。不正视员工知识结构的差异,所从事工种不同的特点,不分青红皂白实行大锅饭培训,一人不会全班陪学,和工作实际联系甚少,大家没有兴趣;第二种是太多的“快餐式”培训。一味狂轰乱炸地进行灌输,不管是否能被大家消化接受,今天学这样、明天学那样、后天又换成另一样,这样做虽然是为了让员工掌握较多的技能,但往往事与愿违,员工们面对太多的培训内容贪多嚼不烂,记住得少忘记得多,培训演化成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第三种是“填鸭式”培训。不管员工是否愿意学习,也不管员工是否有时间学习,只是强制员工接受培训教育,对员工学习进行强拉硬灌,引不起共鸣,达不到互动,员工疲于应付学习和工作,其结果是领导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员工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学习一时成为大家的累赘。

之所以出现这些有悖于初衷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的实效,没有真正认识到员工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要动脑筋找到一种符合实际的学习方式,比如采取网络教育、兴趣小组、现场示范等,活化学习方式,使员工乐于、善于、勤于学习;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同需求,细分培训类型,对不同岗位、不同素质实施有差别的个性化、特色化培训;培训激励机制要奖惩并举,将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对员工的使用、提拔、调动、奖惩等挂起钩来,使员工在培训中得到实惠。

(作者单位:山西省兰花集团化工厂)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