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矿工平安,是我最大的幸福
——记中平能化集团七矿掘进班长白国周
“我刚上班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身边的矿工都平平安安,这些年我做到了,我的管理法在全国推广,能使更多的矿工平安,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前不久,全国劳动模范、中平能化集团七矿掘进班长白国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述自己。
一名长年奋战在百米井下的平凡矿工,不仅成长为安全生产的领头人,他的经验还被提炼为一个行业的管理方法。在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矿,记者见到了这位安全神话的缔造者。
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4月16日下午4时,上中班的白国周和他的工友们在开完班前会,进行安全宣誓后,准时来到工作点交接班。
作为一名掘进班长,每天下井后,白国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班前检查不能少”的要求,从风门、绞车、轨道、耙斗机到工作面,依次检查一遍,查找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后,总是能处理的当场处理,一时处理不了的,就用粉笔留言,安排工友们到岗后先处理隐患再开工。
仪器上、水泥板上,诸如此类的“粉笔留言”随处可见。如“新道,绞车滚筒螺丝松了,处理后再开车。”“顶板有空顶,马上处理。”
“眼里方方面面盯住安全,心里时时刻刻牢记安全,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白国周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同样要求身边的每个人把安全生产看得高于一切。这样久而久之,工人们也都养成了到岗先找“粉笔留言”的习惯,把班长查出的隐患处理掉,再干其他工作。
40岁的白国周在这样的环境里已经整整工作了23年。当说起为什么他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时,白国周的回答是:安全是幸福的前提。
“出了事,别说挣钱,连幸福都没有了。”这是白国周刚上班时,老师傅为他上的第一堂安全课。
“在工作中,我坚决不违章,也坚决不让职工违章。违章就可能流血,甚至给工友们和他们的家人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白国周暗暗立下誓言。
“安全有了保证,才能生产。”白国周认为,高效率生产的又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技术——精通“十八般武艺”。
一专多能的金牌班长
工作第二年,白国周就成为当时七矿最年轻的一线生产班长,这缘于白国周的那种刻苦的“钻劲儿”。
刚工作不久,白国周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工人手扶钻头在岩壁上打眼,样子很是轻松,便也要上去试试。可是钻头到他手里就不听话了,扶着扶着就不转了,后来竟然卡了进去,一下子耽误了半个小时的生产。
一个小小的钻头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学问?于是,要强的他开始借来煤矿生产方面的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就这样,他系统地学习了绞车、喷浆等10余个工种的操作原理和规程,一人拿到电车司机、绞车司机、溜子司机、耙斗司机、班组长任职资格5个证。
在2005年和2007年七矿组织的技术比武中,白国周两次获得锚喷第一名, 2008年被聘为锚喷首席技师。白国周班被公司命名为“金牌班组”。
安全的“定海神针”
每当来新工人,白国周都从最基本的要求讲起,下井干活儿手把手地教,打眼、放炮、支护、架棚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项,毫不保留地进行传授。在白国周的培养下,多年来先后有13人成长为技术全面、责任心强的班组长。这13名班组长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把白国周安全生产的好经验带到了新的班组,这十几个班组也从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许多职工由衷地说道,白国周就是咱煤矿安全的“定海神针”!
当班长22年来,白国周结合井下工作实际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慢慢总结出了一套班组安全管理法,内容包括三勤、三细、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谈、三提高。
白国周特别介绍了“三不少”和“三必谈”。“三不少”即班前检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三必谈”即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
有一天,有几名工人在通风下山的平台上推车,为图省事只是把保险绳搭在矿车上,却没有挂上钩。白国周在班中排查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就严厉地说:“有10来个兄弟在下面干活,你们在上面也不挂保险绳,如果跑车,后果你们想到了吗?那可是十几条人命!”
白国周的班组管理法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也创造了23年安全生产的奇迹。他本人被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去年10月27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5部委联合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进一步加强煤矿班组建设。以一个普通职工名字命名推广的管理法在全国尚属首例。
今年以来,已有全国各地如中国神华、山西大同、河南煤化、重庆能源等30多个大型煤企来到中平能化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白国周还应邀奔赴山东、山西、陕西等6家企业作专题报告,并与基层班组长对话沟通传经送宝,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