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自我实现驱动的人,往往会把工作当做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竭尽全力去做好它,使个人价值得到确证和实现。兖矿集团东滩煤矿综采工区检修班班长、只有初中文化的曾庆文通过创新劳动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人生
【比创价值】班长曾庆文5载创新成果40项
4月13日,在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煤矿2009年度“职工实名操作法表彰大会”上,矿综采工区检修班班长曾庆文成为耀眼明星。他利用60天工余时间,经过40多次反复试验,攻破了综采工作面“使用液压千斤顶代替绞车拉移电缆单轨吊装置项目”, 使工作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为该区2009年创出年产658万吨的综采队世界纪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做出贡献,被该矿命名“曾庆文操作法”。
工作20余年里,曾庆文把别人用来逛商店、打扑克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上,对不明白的问题刨根问底找人请教,逐步成为工作的多面手。
2007年3月16日,国内第一个年产600万吨高可靠性自动化、信息化工作面在东滩矿1303工作面正式投产。最初,由于全区的干部和员工对新上马的“洋设备”缺乏认识,又不熟悉操作技能,机电故障频繁发生。作为检修班班长的曾庆文坐不住了,他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慢慢摸索出一套“听声音、摸温度、看运行、量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法,处理起采煤机的故障以快、精、准扬名全矿。今年3月23日,东滩矿14304工作面上转载机减速箱与电机之间的对轮损坏,无法运转。一个班连续更换3次损坏3次,影响生产近20个小时。曾庆文仔细检查后发现,是工人安装时不细心,在对接时没有精心保护好梅花垫,导致安装上的梅花垫损坏造成对轮损坏。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功底在使曾庆文成长为综机故障处理的多面手的同时,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革新迷”。近5年来,曾庆文先后牵头或单独完成技术革新及生产工艺改进优化40多项,其中11项获得矿科技进步成果奖,3项获得兖矿集团科技进步成果奖。他所在的班,面对施工现场存在断层构造复杂、过赋水区、沿空巷道推进、孤岛开采、大倾角开采等异常恶劣的地质条件,连续6年创出设备完好率、开机率超过98%、机电设备万吨事故影响低于2分钟、班组连续51个月无轻伤和三级及以上非人身事故的安全生产新水平,使该工区创年产658万吨的综采队世界纪录、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在创新路上迅跑的曾庆文始终认为:劳动的美丽就在于靠创新不断地去创造价值,煤矿工人有价值的一生,只有靠劳动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