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更是两岸人民所期、两岸职工所盼
“2010’海峡两岸工会论坛”在高雄举行

图为“2010’海峡两岸工会论坛”现场。杨先 摄
本报台湾高雄4月10日电 (记者王娇萍)风和日丽,姹紫嫣红,春天是高雄最舒适宜人的季节。今天,“2010’海峡两岸工会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工会和劳动界的400多位代表,围绕“两岸经济合作与工会作用”的主题,坦诚交换意见,深入进行研讨,共商携手合作、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之计。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职工交流中心会长徐振寰致开幕辞,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台湾工会领导和朋友们为此次论坛的举办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说,30多年来,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得到了很大发展。大力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切实维护两岸职工权益,是两岸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尽管世界经济已出现复苏,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合作,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合理配置两岸资源,充分发挥效益,提升产业与技术交流,对两岸经济、贸易和大多数产业都会带来正面影响。同时,两岸加强经济合作,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为两岸职工的职业规划带来新的契机,造福于两岸人民,造福于两岸职工。
徐振寰说,当前,两岸的经济合作已处在一个新的起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依然是两岸共同面临的课题。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离不开两岸的共同努力,两岸工会更要充分发挥作用,坚持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繁荣,坚持以职工为本、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促进交流、推动工会合作,努力拓展两岸经济合作空间,给两岸职工带来实实在在好处。他建议两岸工会携手合作,将“海峡两岸工会论坛”逐步机制化、制度化,紧紧围绕两岸劳动领域热点,加强对话、扩大共识,切实保障两岸职工合法权益。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慧出席了论坛活动。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台湾民意代表、海峡两岸劳工发展交流协会理事长侯彩凤主持开幕式。
今天的论坛安排紧凑高效,分4个单元先后举行了论坛开幕式、大会发言、分会研讨和闭幕式,共计34位两岸工会和劳动界代表就“两岸经济合作与工会作用”的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演讲。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论坛成果丰硕,特别是通过两岸工会和劳动界代表的坦诚交流、深入研讨,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进一步发展两岸经济合作,更是两岸人民所期、两岸职工所盼,两岸工会和劳动界要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职工交流中心秘书长章国贤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姚江临在闭幕会上致辞,称此次论坛围绕主题进行了认真讨论,达成许多重要共识,达到了预期目的,特别是论坛第一次在台湾举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两岸工会交往中的一件盛事,体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推进,标志着两岸工会交往不断深入,将在两岸交往史上留下重彩笔墨。
“海峡两岸工会论坛”已举行了三次,此届论坛是第四次,也是该论坛创办以来首次在台湾岛内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全国产业工会和部分省市总工会代表100多人出席会议。台湾全岛性总工会,主要县、市和主要产(职)业工会负责人近300人出席论坛。另据悉,论坛共收到论文49篇,共计16万多字,这些都反映了两岸工会及劳动界交流更加积极深入,关系更加友好密切。
论坛结束后,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的演员们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与台湾工会干部共同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