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绝不能丢下他们不管”

人物检索:赵刚,42岁,四川省绵竹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指导员,曾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英雄等荣誉称号。
人物感言:“人一辈子多做些好事、多积点德,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对得起这里才行!”3月27日,记者在四川绵竹市城南派出所见到赵刚,他手指着自己的心窝说,“倘若人都凭着良知做好身边的事,那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战胜,还有什么和谐愿景不可实现呢?”寥寥几句朴实无华的“表白”,将两年前他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成功将500多名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往事”,说成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是“人的本性”使然。
2008年,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身为绵竹市公安局汉旺分局民警的赵刚和同事姜明全,正在离震中映秀仅几十公里的清平磷矿检查危爆物。看见山崩地裂、黑烟弥漫,老百姓从山沟四面八方涌出来,赵刚和姜明全迅速行动起来,一边搜救幸存者,一边疏导老百姓前往安全地带,最后他们带着几十个村民,登上海拔3200米的九鼎山。
上山后,赵刚意识到,绝不能在这里坐等外援。于是,他和姜明全数度下山、上山,召集幸存的村民。5月15日,赵刚领着“浩浩荡荡”的逃难队伍走进清平乡的一座伐木场,他和姜明全又把这里被困的400多名伐木工人编入队伍。也是在这里,赵刚用一部仅剩下3格电的卫星电话接通了德阳市公安局指挥部,并报告:“我们有500人在九鼎山附近!请求支援!”
“坚持住,我们明天就请求空投!”电话的另一边传来了同事的鼓励。
直升机第2天开始空投食物,但直到18日才准确找到他们的位置。由于定位不准,物资四散在山上,村民们四处搜捡,体力差的村民也只有望“机”兴叹。此时,赵刚逐个做工作,动员大家收回物资后统一分配。在为500个惊恐的生命分完食品后,已经饿了6天的赵刚和姜明全只分吃了1包方便面。
赵刚患有心肌炎,心脏中还装置着起搏器,但每次转移,他都“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为人们开辟生命通道。他和同事在每天数百次的余震中,带着500人的队伍不停地寻找暂时的栖身之所。在被困后的第8天,他们徒步3公里终于赶到了直升机降落地,500名被困人员被陆续送出。
赵刚在被送往医院的担架上,对他的领导说:“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因为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大,我们绝不能丢下他们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