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理由
潞安化工常村煤矿通过在培养体系、技能竞赛、晋级激励等方面的一系列产改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培养了一支技艺精湛、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工匠队伍。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1.完善培训体系,提升职工素质
一是打造高层次名师队伍。常村煤矿将优秀技师、工程师聘为讲师,组织“双师”队伍开展特色授课。讲授比赛技巧时,讲师们结合实战案例,剖析得分要点与易错陷阱;认知驱动创新课程里,通过互动启发思维,激发职工创新意识;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则在练习环节中,手把手指导实操,纠正细微偏差。同时,成立英才工作室、硕博工作站,凭借这些平台凝聚人才力量,为打造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筑牢根基。
二是构建快充式教培模式。一方面,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发挥岗位能手、工作室骨干以及实训基地的优势,深入调研职工需求,开展“点餐选课”“送教到基层”活动,切实做到职工学有人带、练有人帮,操作有设备。另一方面,常村煤矿紧跟时代步伐,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手段,打造创新教培模式。搭建“云课堂直播间”,实现线上实时互动教学;推出“一码一视频”,方便职工随时扫码学习;建设实操实训功能室,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为职工随时学习充电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培养成长型徒弟梯队。该矿匠心打造“三鹰人才成长计划”,广纳贤才,通过职工自愿报名和单位举荐等方式建立人才储备库。人才入库后,借助双创基地这一优质平台,开展沉浸式实操实训培育。从基础技能打磨,到复杂场景模拟演练,再到前沿技术研习,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学习环境,历经严格的“筛”选、激烈的“赛”选等模式,成功实现“雏鹰、飞鹰、雄鹰”的进阶式培养计划。截至目前,已有53名技能人才从报名的305名职工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2.强化技能竞赛,激发职工活力
一是井下环境全能练兵赛。模拟井下复杂多变的真实环境,涵盖不同地质条件、通风状况及各类工作场景。比赛设置巷道掘进、支护搭建、物料运输等多个考核项目,要求参赛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期间,穿插瓦斯浓度异常、顶板轻微冒落等突发状况,全面考验职工的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赛前组织针对性培训,赛后深入复盘。通过这种全方位的练兵,促使职工熟悉井下各环节工作,提升应对复杂环境的综合能力,为煤矿安全生产筑牢坚实基础。
二是应急救援实景模拟赛。模拟瓦斯爆炸、透水、冒顶等煤矿典型事故场景,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伤员搜救、通风恢复、排水抢险等任务。场景布置高度还原井下真实环境,包含烟雾、积水、垮塌巷道等元素,同时设置通讯中断、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考验参赛队伍的应急反应、团队协作以及对救援设备的操作能力。赛前,邀请专业应急救援人员为参赛职工开展针对性培训,赛后组织复盘总结,分享经验教训,切实提升职工应急救援实战水平。
三是设备维修限时挑战赛。挑选煤矿生产中常见且易出现故障的设备,如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设置不同类型的故障点。参赛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故障诊断、维修方案制定以及设备修复工作。比赛过程中,限制维修工具与零部件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增加比赛难度与挑战性。维修完成后,通过设备空载与负载测试检验维修质量。根据维修时间、故障诊断准确性、维修质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对表现优秀的职工给予奖励,激励职工提升设备维修技能与效率。
3.落实晋级激励,促进职工成长
一是以技能等级认定为抓手,全面加强技能人才建设。该矿在规范技能等级申报条件、程序的基础上,明确了破格申报技师、高级技师的情况。例如,获得本职业国家一类技能竞赛前20名,二类技能竞赛前10名或山西省级一类技能竞赛前3名的职工,可破格申报推荐高级技师。
二是以提升价值创造性为核心,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常村煤矿关于下发技能人才激励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中严格落实高技能人才津贴、技能等级晋升激励、高级技师年度专项激励、首席技师年度专项激励、技师专项激励、煤矿特殊工种特殊激励。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月度津贴与考评结果挂钩兑现,月度考评由人力资源管理部牵头负责,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考评细则,每季度组织安监处、生产技术管理中心、机电技术管理中心、总工办、工会、培训中心等部门开展一次考评。
三是以搭建才华展示平台为保障,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常村煤矿关于下发技能人才激励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要求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加矿、公司等组织的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各项比赛,优先推荐参加矿、公司年度评先选优,优先推荐参加学历提升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并提高综合素质,优先推荐为班组长、副队长,并纳入矿井后备人才管理。
(二)工作成效。
一是“由工变匠”氛围浓厚。职工们比技能、比价值,班组间比效率、比创新,大家都以工匠为目标,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二是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通过强化技能培训,职工们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更加精准,安全隐患排查能力大幅提高,为煤矿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企业凝聚力大幅增强。常村煤矿通过一系列举措,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重视,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