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理由
针对工会机构改革后,外事干部队伍人员调整、专业能力薄弱、疫情断联等问题,四川省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民间”外交优势,架好“友谊桥”拓展“朋友圈”,讲好四川故事。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以扩展“朋友圈”为工作目标,展现交流合作新作为。四川省总工会以做好工会民间外交为己任,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战略,持续扩大省总工会国际“朋友圈”。近年来,先后赴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冰岛、乌拉圭、智利等国工会开展友好访问。在全国总工会牵线搭桥和指导帮助下,坚持对等原则,与多国工会组织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省总工会还承接德国、柬埔寨、新加坡、伊朗、巴基斯坦、埃及等百余人次国外工会组织在川的交流参访活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架好工会战线“友谊桥”。
二是以讲好四川故事为工作内容,彰显四川魅力新风采。立足四川“一带一路”和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地位,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工人阶级故事、中国工会故事,四川省总工会以“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等独具四川特色的资源为宣传点,融入川菜、川酒、川茶、蜀绣、蜀锦等文化元素,用国际化语言和方式展现四川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各国工会朋友通过四川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近年来先后与日本、德国、奥地利、挪威、乌拉圭、智利等国工会开展友好交流,组团前往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开展四川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培训,组织职工参加中国工匠人才赴芬兰培训团,圆满承办中德家庭与职业研讨会、尼泊尔工会劳动关系培训班、巴基斯坦青年职工“互学互鉴”研讨营等活动。
三是以推进工会服务为工作抓手,呈现工会社会职能新气象。通过加强培训协作、援助帮扶等举措,进一步增进工会组织与当地职工群众间的了解和情谊,引领带动四川各级工会创新工作。眉山市总工会通过走出国门援外授课、线上培训等方式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使来自58个国家的学员在青神县提升了竹编技艺,培训国际学员2.5万余人。中铁八局海外公司工会联合刚果(金)孔子学院,组织当地大学生到项目营地开展中文学习校外实践活动,展示中国企业良好形象。攀枝花钢城集团工会围绕中老货运班列订单出口,联合外贸合作单位组织优秀技术工人互相交流,促进职工素质携手提升。五粮液集团工会通过五粮液工匠学院培养白酒产品体系研发人才,推进“美酒+美食”工程进行场景创新、渠道创新,助力公司5大洲11国“和美全球行”活动,提升中国白酒国际化品牌影响力。华西集团工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奥林匹克城项目建设“海外职工之家”,开展“走出去企业中外职工谈”等活动,得到中外职工广泛认可。中铁二院工会在老挝北部洪灾和南部溃坝事故中,迅速组织职工捐款捐物,累计捐助1810万基普(约合人民币1.45万元),以实际行动在当地群众中赢得信誉和口碑。
四是构建大协同机制为工作保障,激发对外交流新活力。构建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高度重视,亲自会见来访代表团,省总党组研究接待方案,办公室负责国际交流具体工作,全省各级工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重要外事事项及时向全总国际部、省委外办请示汇报,密切与驻外使领馆、省对外友协、川企驻外机构的协调对接,积极争取外事资源,增强工作合力。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从事外事工作,认真参加全国总工会、省委外办各类培训,做好传帮带。抓好建章立制,规范接待程序,做到外事工作“零差错”“零疏漏”。
(二)工作成效。
四川省总工会扛牢政治责任,形成“把好政治关+讲好工会事+构建长效机制+打造新品牌”的创新工作模式。
一是取得实质性工作成效。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四川工会代表团2024年10月前往南美进行访问,与乌拉圭全国冶金行业工会等签署友好合作框架协议书,就两地工会交流合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和谐稳定、工会会员实地交流和培训学习等内容达成共识,开启了四川工会和南美工会交流的开端。
二是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通过创新工会服务,工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显著提升,进一步增进了工会组织与当地职工群众间的了解和情谊,引领带动四川各级工会创新工作。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