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涛,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八作业区维修电工,他痴迷油田自动化维修行业26年,从“技校小白”成为“变频器大拿”,脚踏实地、执着前行,逐步成长为大庆油田变频器维修的领军人物。他累计维修变频器、控制柜等油田井站控制设备595台次,减少因停井造成的原油产量7498吨,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1649.56万元。他领衔研发的成果获得省部级创新成果5项,油田公司重大技术革新29项,他先后获得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优秀选手”、省“优秀选手”“龙江工匠”、油田公司杰出员工、油田公司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怀着对电气的好奇和热情,2000年,年仅25岁的李雪涛成为一名维修电工。参加工作后,李雪涛明显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他自学完成了天津大学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并且在师傅们的帮助下,一方面加紧学习电气理论知识,学习电气故障判断方法,熟练电气维修的技术、工艺;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强化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不断钻研,他用两年时间全面掌握了电气设备检修的基础知识,具备了独立诊断分析和解决设备故障的专业能力。
在与变频器和控制柜相伴的20多年里,他用自己钻研创新的精神、踏实肯干的作风,书写着一名平凡维修电工不平凡的人生,磨砺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多次参加全国、省、公司、厂级的维修电工技术比赛,先后获得中国石油维修电工优秀选手、省级维修电工优秀选手、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能手和厂级技术能手的光荣称号。他所带领的电工技术大赛团队也多次获得厂维修电工团体第一。
挑战难关,追求极致,闯出增效“新路”。2008年是他革新的第一次尝试,解决中转站高压进线所跌落式熔断器“缺相”难发现的问题。这个问题极易造成电机烧毁,严重时会因变压器损坏,导致中转站“心跳骤停”。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他钻研专业书籍,虚心向老师傅求教,终于有了从低压侧电压入手的灵感。随后,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革新。他用捡来的小灯泡、电路板等报废原件,“混搭”制作了“站、库电源进线缺相保护报警装置”。这项创新斩获了当年厂技术革新二等奖,开启了李雪涛的技术革新之旅。
李雪涛是作业区“出了名”的“革新小诸葛”,虽然他主修变频器,但是基层不管遇到什么生产难题,总会想到他。2024年3月,903队污水站升压泵的软启动器损坏需要更换,由于原型号停产,新购进的软启动器与原启动器接线有很大差异,进线由原来的三根,变为并列的六根,控制回路线也完全不同,如何才能让新的软启动器正常运转呢?“一台软启动器成本近万元,不能就这么闲置了,生产更是耽误不得”,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查找相关资料、设计接线图纸,考虑到如果将原旁路交流接触器在现安装位置不动,向上移动20毫米,就可以利用其他旧配件中的线,不但省去购进电缆多余费用,还可节省预制安装时间。这样在所需导线材料都利旧的模式下,完成了新型软起动器的接线工作,恢复了正常生产,节省材料费1000元。
一个个生产难题在他每一次的技术革新中被一一攻克,2020年《提高低压电缆修复合格率》获得省QC发布一等奖,《减少电缆携油量》省创新方法比赛获得一等奖,并即将参加国赛。多年来,他领衔研发革新成果87项,荣获大庆油田工匠提名奖、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2016年李雪涛劳模工作室被大庆油田授予“工人先锋号”。今年省政府特殊津贴也通过了公示。
传帮带教,润物无声,甘当培训“园丁”。作为大庆油田工会举办的“油田职工创新大讲堂”特邀主讲专家、将自己多年潜心研究总结出的“技术革新菜谱”等课件在油田、厂、作业区范围内学习交流,为岗位员工教业务、传技能、做示范共36次,累计培训3000人次,所带徒弟9人中有4人考取技师。为更多的工人岗位成才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从2015年,以李雪涛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后,他既自己创新,又带动和引领周围的员工参与技术攻关,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在配件更换工作期间,他手把手地带着基层队维修电工处理变频器的故障,在实际维修操作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学,并把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专业指导。
他总结的修复变频器方法,被油田公司命名为“李雪涛维修变频器‘4+3’快速排故法”。随着原油上产需要,他领衔研发了“变频器专家诊断系统”手机APP软件,将检索故障含义和排险步骤实现一键操作,年节省维修费用105.47万元,减少停机14280小时。2019年获能源化学工会技术革新二等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一线创新成果一等奖。作为厂十佳导师的他,所带32名徒弟中有26人均考取技师及以上资格,他参与编著了《图表详解变频器典型应用100例》图书填补油田没有变频教学用书的空白。他所开发的“云培训”活动方案在大庆日报发表。2018年,他所指导的学生作品,在第六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成为厂培训师近三年以来,他累计授课900多课时,培训职工3000余人次,经他培训的技能等级考核学员全部合格。
通过给变频器当医生,为企业解难题,在培训中当园丁,李雪涛在工作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并用满腔的热忱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书写着壮丽的人生!
(黑龙江工人报通讯员张晔 记者张晓明)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