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曹玉兰:高压考验炼就“金牌蓝领”

来源:黑龙江日报
2024-05-22 15:32

原标题:

曹玉兰:高压考验炼就“金牌蓝领”

黑龙江日报记者 崔立东 吴树江

忙活了一上午,晌午时分,曹玉兰终于可以换下厚重的作业服,泡上一杯茶,安静地坐下来……

阳光穿过鹿林山供电工区,照进她的工作室,窗外,那一道道母线、一串串瓷套子像极了五线谱,挂在“五线”上的她像极了一个跳动的音符,谱写着一曲激昂的人生乐章。

31年的高压试验生涯,她从一名普通的试验工,成长为龙江大工匠、国家级高技能领军人才。


曹玉兰在作业前仔细检查测试工具。黑龙江日报记者 吴树江 摄

与曹玉兰“一起干活”

时间:5月7日上午。

气温:25℃。

地点:鹤岗市东山区团结乡220kV东郊一次变电站。

作业现场拉上了带有“止步,高压危险”警示语的安全网和警戒绳,警戒区1.5米内是不允许外人靠近的。

在现场,通过安全帽和马甲的颜色,可清晰辨别作业人员身份。记者头一次如此近距离观察电力工人带电作业。虽然防护装备齐全,心情还是紧张,在警戒区1.5米以外,能清晰听到嗡嗡作响的电晕声。

“今天的活儿算不上大活儿。”曹玉兰说,当天作业是对110千伏鸟山线春检,主要任务是进行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电气测试。

举杆、接线、测试、缠线,曹玉兰在现场忙个不停。阳光下,她脸上泛出了红晕,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加压啦!”曹玉兰高声提示后,按下介质损耗测试仪按钮,加压1万伏。测试数值显示1.362,这个数值偏高。

什么原因呢?梳理完流程,再测。

“加压啦……”测试数值仍然没有变化,再测!

“加压啦……”曹玉兰表情严肃起来,现场气氛有些紧张。

接连几个回合,测试结果终于达到了标准数值,曹玉兰深舒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舒展开来。

“刚刚出现的状况是高压测试线接线触点不良,导致测试数据偏差。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测试仪是否‘撒谎’,还要确认仪器接地、线路连接是否完好,一切正常,测试结果才精准可靠。”

曹玉兰说,加压这个小小的操作责任不小,它要求操作者精神高度集中,操作精准,反应敏锐,“稍有疏忽后果将不堪设想”。

被高压考验31年

高压试验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种?

发电厂发出的电,要升压到上万伏,以对抗损耗,抵达变电所后,还需要降压到民用和工业用的低压电,方能点亮万家灯火,带动机器运转。

“高压试验好比医生给人做体检,我们是给电气设备做检查。”曹玉兰以1万伏电气开关柜耐压试验举例,正常情况下,它承受的电压是1万伏,试验时需要加到4.2万伏,以检验其耐压性。试验现场,曹玉兰和工友们要在4.2万伏高压环境下坚持60秒,“每一秒都惊心动魄”。

有一次对新建变电所组合电器进行验收,按照规程应施压到18.4万伏。当曹玉兰将电压加到10万伏时,就听到组合电器室里传来“哐哐”巨响。旷野上,那响声令人毛骨悚然。

查找异响来源、判断缺陷部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经过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曹玉兰终于消除了安全隐患。

“耐压试验是一项破坏性试验,它就像一团乱麻,你得一点一点梳理,考验的不仅仅是操作者的技术,还有耐力。”

一顶安全帽,一双绝缘靴,一身电工服,这就是曹玉兰工作时的装扮,你看不出她是男还是女。这身具有防护功能的工作服,不管是否带电作业,“多热都不能脱”。

在野外作业,女工多有不便,“有时连个遮挡都没有,有尿得憋着,渴了得忍着”。

曹玉兰说,耐压试验不仅仅是检验电气设备耐受力,更考验高压试验工耐受力。

从“小曹”到“老曹”,在高压试验场。曹玉兰精准操作,果断处置,没有出现一次安全事故。风吹日晒雨淋,一干就是31年。

在竞赛中崭露锋芒

曹玉兰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高压经历”,高压场上的风霜雪雨,在她嘴里云淡风轻。

那些奋斗的日子,让她觉得特有意思、有意义。

1993年,21岁的曹玉兰从长春水电学校毕业分配到鹤岗供电公司高压班,当时班里只有6人,她是唯一一个“女新手”。

刚出校门的小姑娘,走进高压试验场顿感手足无措。

曹玉兰虚心学习,努力工作,成长很快。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年复一年的春秋检修、大修技改、交接验收、缺陷处理作业中,她从一个职场小白快速成长为业务大拿。“做事细致靠谱”,是师傅和工友们对她的一致评价。

靠谱的标签让曹玉兰多干了不少活儿,多担了不少担子,也让她学到了更多更扎实的本领,她说“那都是偏得”。

2006年的一次全国电力技术比武,让曹玉兰崭露锋芒。

比武现场,从工票填写到现场记录、接线操作、数据分析,一直到试验报告形成,曹玉兰技压群雄,“一赛成名”。那年她33岁。

之后,她又在首届国家电网公司状态检修技能大赛和东北地区职业技能竞赛中分获第四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创新中打造“金牌蓝领”团队

大赛中屡创佳绩提升了曹玉兰的自信,她开始尝试立足本岗搞创新。

“少挨累,多出活,更安全”是曹玉兰创新的初衷。

“在测试时,工友反复爬高夹钳、取钳,费时费力还不安全。怎么才能不让人爬高呢?”经过潜心研究,曹玉兰将绝缘杆进行了改造,发明了“多功能高空测试钳”,人在地面就能轻松完成测试操作。

之后,曹玉兰陆续研发了一系列免高空作业的创新成果,将传统的高空作业转移到了地面,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力工人爬高的危险,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停电时间,为保证供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鹤岗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洪达评价:“将创新能力与专业技术有机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曹玉兰的核心竞争力!”

在收获创新成果的同时,她还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陆续荣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带电检测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成为行业内知名的“金牌蓝领”。

为了传承和发扬曹玉兰的业务技能和创新精神,2012年鹤岗供电公司创办了“曹玉兰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开展创新工作。

到今年5月,曹玉兰工作室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2项,获奖成果24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133项。她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综合移动作业车等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试验装备空白……

十几年来,曹玉兰的徒弟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走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多人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其中5人获得“龙江工匠”称号、7人获得“龙江电力工匠”称号。她用匠心打造出了一支创新的“金牌蓝领”团队!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52岁的曹玉兰仍干劲十足。她要将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集研发、生产、培训、应用为一体的新时代的创新梦工厂。“把不会的教会,把会的教好,把‘好工’变成‘好匠’,把一群工人变成一群匠人。”

责任编辑:杜亚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