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老舍名作改编,国家话剧院出品

《四世同堂》重返杭州 错过可能又要等十年

来源:钱江晚报
2024-05-09 10:30

原标题:老舍名作改编,国家话剧院出品(引题)

《四世同堂》重返杭州 错过可能又要等十年(主题)

舞台上,哪部剧算是“北京第一剧”?如果《四世同堂》排第二,估计没其他剧敢喊第一。

7月5日~6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四世同堂》,将在杭州大剧院亮相。这部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由田沁鑫执导的话剧,曾走遍70余城,震撼30余万名观众。这一次,也是话剧《四世同堂》暌违十年后,重新回到杭州。5月6日11:00,《四世同堂》已正式开票。

老舍这个名字,似乎已经成了北京的一个符号。著名汉学家罗季奥诺夫说:“读懂了老舍,就了解了中国人。”

作为老舍的扛鼎之作,《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他也曾自评“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文学界将其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其文学、艺术和思想、社会价值超越《茶馆》《骆驼祥子》等作品,被称为“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老北京的风俗画卷、动荡时期的平民生活、历史的纷繁复杂,都被浓缩在一部《四世同堂》之中。

说起来也蛮巧的,1944年,老舍在重庆开始创作《四世同堂》,到今年刚好是80周年。

这一次,导演田沁鑫采用“新现实主义”手法,几乎把老舍先生笔下的半个多世纪前的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复原到舞台上。

通过舞台效果将祁家、冠家、钱家三户人家的院内、室内和胡同风情巧妙地呈现在舞台上,与演员们互动性地展开抗战中北京人民的艰难、忍耐、抗争的生活画卷,立体化还原民国北京人的衣、食、住、行相关的舞台风貌,以讲述中国故事特有的文化立场和坚持精品奉献人民的文化态度与自信。

时针拨回到十年前,2014年12月,正是由钱江晚报和杭州大剧院联手,国话版《四世同堂》首次在杭州亮相。

当时看过演出的观众,应该对舞台和现场还记忆犹新,因为它的风格太独特了——

整个舞台的设计犹如翻阅一本老北京连环画,从远及近一层层“纯手工”地展开。老北京四合院的围墙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开合,大多数时候,都是演员自己在推景换景。他们身后,水彩原画的大布景随着季节、天色及故事情节的转换,颜色深深浅浅,把老北京胡同里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衬出了神韵……

你会发现,卷帙浩繁的原著被田沁鑫导演变成舞台作品后,“家”的概念更强烈和突出,故事更紧凑更严密,冲突更集中激烈。节奏的快慢急缓,情绪的悲欣交集杂糅在一起,在一个原著中没有的角色——由尤勇饰演的“说书人”的带领下,观众时而笑中带泪,时而低声叹息。它不写意、不随意,却时时绽放着大部头经典名著特有的丰富情感——作品有情,演员有情,观众有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话剧《四世同堂》也集结了多位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优秀演员,将为杭州观众生动展现老舍先生笔下的这一部浩繁的“平民史诗”。

除此之外,杭州大剧院接下来还将有一系列重磅演出陆续来袭:6月7日~8日,周一围、林家川领衔主演的《枕头人》将温暖回归;6月20日~23日,中国原创话剧天花板《驚夢》上线,陈佩斯将再度偕原班人马登陆;7月12日~13日,缔造30亿全网流量神话,“荷花奖”舞剧《杜甫》将以舞吟诗,再现大唐风华;8月23日~25日,苏州昆剧院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也将重回杭城,全本呈现。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