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究竟能够带来什么?范雨素有自己的答案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读书究竟能够带来什么?范雨素有自己的答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3 15:53

原标题:读书究竟能够带来什么?范雨素有自己的答案

读书,究竟能够带来什么?

对于51岁的范雨素来说,是那篇六七千字的自述性文章《我是范雨素》,是一场“沙尘暴式”的走红……那一年,她的笔触从湖北农村到北京城中村,她的文字被称为“照出中国全景的航拍机”。

如今,汹涌的流量早已归于平静,她的生活也并未因那场“沙尘暴”发生太多改变:她依然住在北京8平方米的出租屋中,依然保持着阅读、写作的习惯,依然沉着地走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我从来不害怕被遗忘,我如流星一样,曾经划过天空就够了。”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一起走近被命运装订,却依旧拔节生长的范雨素。

「过气网红」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我是湖北襄阳人,十二岁那年在老家开始做乡村小学的民办老师。如果我不离开老家,一直做下去就会转成正式教师。我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来到了北京。我要看看大世界。那年我二十岁……

——《我是范雨素》

2017年,范雨素写下了让许多人心头一震的话,至今依然被广泛提起。

在那之前,她是北京皮村文学兴趣小组里的普通一员。一位大学老师周六日定时来到这里,为多是外来打工者的小组成员讲解文学。

范雨素坚持听了一年。后来,老师给组员们留了一篇“作业”,建议大家写一写对生活的感悟。这篇“作业”,范雨素将笔触聚焦到自己的哥哥。这篇文章无意间被一个到访的媒体工作者发现,很快被选中发表。

第二年,范雨素接到约稿。这一次,她的文字中有了怀抱作家梦的大哥哥、一生劳苦的母亲、因药物中毒而变傻最终去世的大姐姐、命运多舛的小姐姐、借了高利贷的小哥哥、因热爱读书而不愿在农村坐井观天的自己……

△《我是范雨素》手稿

就这样,《我是范雨素》诞生了。“我的文字里没有抱怨,我总是喜欢找自己的缺点。”在她的笔下,即使流浪的日子也“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打工后,拥挤的小出租屋成了自己的“总统府”,还有两条大狗忠诚守护。这种平静又浪漫的表达,仿佛消解了苦难,却又透出坚韧的内核,直抵人心。

范雨素“糊里糊涂”地出名了。她将这次经历称作“撞大运”:“我当时就想写一篇文章可以挣稿费,没有什么谋篇布局。你要是每天都在想怎么写好,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意外了。”

走红后的那段时间,每天有大量媒体到访,但范雨素内心并没有太大波澜。她躲在家中,借口到附近深山的古庙里去了,然后关掉手机“消失”了。用她的话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能挣一口饭吃的人,我依然要过我的日子。”

时间流逝,外界的关注也渐渐平息,如今范雨素常常自嘲是个“过气网红”,走在租住了十多年的皮村,几乎没有人能认出她来。她沉浸在这种“隐身”的状态中——没有其他人的关注,她感觉更自由和放松。

「冒险家」

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滨孙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我十二岁了,我膨胀得要炸裂了。我在屋里有空白的纸上,都写上了“赤脚走天涯”。在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不辞而别,南下去看大世界了。

——《我是范雨素》

范雨素出生在湖北襄阳的农村,是母亲年近四十岁时生的小女儿,也是唯一健康的女儿。她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母亲生了五个娃子,没有一个省心。”

△童年时期的范雨素

大哥哥高考失利后,一心想当个文学家跳出“农门”,但最终却没能实现理想;小哥哥少年得志,后来却因染上赌博断送了前途;大姐姐因发烧烧坏了脑子,治疗数年后不幸离世;小姐姐体弱多病……

能干的母亲张罗着一大家人,大多数时候家里只能吃红薯,偶尔吃一回馒头。但在范雨素的印象里,因为可以读书,那段时间是快乐的。“童年时候我找书读,就像村里的流浪狗到处找吃的。”

六七岁时,她开始自己看小说。八岁时,她看懂了一本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但她为自己骄傲。“看完《西游记》后,我人生的词典里多了两个词,一个是自信,一个是想象力。”

此后,她对书籍的热爱更加一发不可收。小学时,她为知青文学着迷,里面“赤脚走天涯”的桥段更让她心驰神往。十几岁时,她决定去冒险,按照知青小说中教给她的“七十二道伎俩”,一路流浪去了海南。

这次流浪像她人生的真正开端。三个月后,无法维持生活的她决定打道回府,却发现在村里已经不好待了——她离家出走的事被指指点点。最终,她告别了校园,找到了一份民办教师的工作。

△范雨素(中)和家人

如果能坚持下去,她会在家乡安稳地生活下去,但因为不喜欢平淡如水的生活,她再一次选择去冒险,这一次,她的目的地是北京。

「单亲妈妈」

我假装幸福快乐地抱着别人的孩子

只有在看不见的夜晚

我才悄悄哭泣

我的孩子,你还好吗?

当有一天

你的妈妈挣够了

乡下盖房子的钱

我要和你紧紧相拥

永不分离

今夜远方的孩子

妈妈只想你

——《久别重逢》

命运曾给予范雨素苦难,也馈赠了奖赏。“我有时候也经常想,如果年轻的时候一帆风顺,我的人生就不可能有出名这件事了。”

范雨素说,她的人生是一颗扔向野地里的种子。虽然小时候有父母照顾,但是到20岁以后,基本上就在野地里生长了。

没有任何依靠的她来到北京,在一家餐馆打工,每天凌晨4点就开始忙碌,直到深夜11点才能休息。

回望那段经历,范雨素觉得是自己读过的小说帮她熬了过来:“许多小说的主人公都吃了很多苦,让我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

蹉跎了两年,她和一个看上去“勤劳能干”的男人“糊里糊涂”结了婚,生了两个女儿。后来,孩子父亲生意越做越差,成日酗酒打人。范雨素带着孩子逃离了这段婚姻,在北京的城郊扎根。

她们在皮村租下了一间屋子,每个月房租200多块钱。为了养活孩子,范雨素当过地摊小贩,后来又成为保姆,住在雇主家,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时间。两个女儿住在出租屋,姐姐负责看护小妹妹。

那是范雨素人生的“最低谷”。白天,她一刻不敢歇着,试图用体力劳动冲淡对未来的焦虑,可每当深夜来临,她抱着雇主的孩子入睡时,总是担心自己的两个女儿,整宿整宿难以入睡。无依无靠的她没有退路,咬牙坚持了下来。

△范雨素和女儿

范雨素一度怀疑,是“书中描绘的真善美让我走了弯路”。初到北京时,她赶上了快速发展的时代,但她的心思却不在追求金钱、利益,而是想要“看世界”;选择伴侣时,她向往言情小说中美好的爱情,将一些现实标准抛到了脑后,让她栽了一个大跟头。

但历尽千帆,她早已与自己达成了和解,甚至感觉自己很幸运。她的女儿都已健康长大,一个成了白领,一个还在念书。“我虽然没有钱,但是我一直能生存,还因为记录这些经历遇到了‘高光’,算是运气好了。”

「我依然是范雨素」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地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

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

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果汁,她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她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

——《我是范雨素》

对于人到中年突然出名这件事,范雨素一直秉持着顺其自然的心态,但她不否认,名气让她有了更多的底气和自信去应对未来的生活。

她将自己从忙碌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辞去了保姆的工作,转行成为一名家政工,每天上午去做小时工谋生,下午和晚上则由自己掌控,一天最少看书六七个小时,偶尔写一写。

△范雨素的部分手稿。从尝试写作开始,她一直坚持手写。

“我一看书仿佛就进入了另一个平行宇宙,大量的阅读也让我正确认识了人间,觉得人间就是这样的,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2023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久别重逢》终于出版。其实,这部小说的初稿,早在2015年就已完成——远早于她的成名作《我是范雨素》。但她没有借着名气“乘胜追击”,而是开启了漫长的改稿过程,只为“我手写我心”。

她将魔幻与现实糅合在一起,还穿插着历史痕迹与一些物理学智慧,但主角依然是自己的家人。

后来,写好的手稿被范雨素装在一起,一共三袋子。出版社看了后,建议她可以迎合大众的喜好,更多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写得实一点”。范雨素拒绝了:“我在写的时候并不觉得奇幻,写着写着就充满真情实感了。”

正是她的坚持,让《久别重逢》得以保存原貌。历经种种困难,这部“光怪陆离”的小说终于与大家见面。这是范雨素与小时候充满想象力的自己“久别重逢”,也是她与读者阔别七年后的“久别重逢”。

如今,女儿们在外工作或求学,出租屋里只剩下范雨素一个人居住。她并不觉得孤单,反而觉得时间不够用。“我想看的书实在太多了,还在同时写两部小说。”对于范雨素而言,写作的收益并不能养活自己,但却能表达她、治愈她,给她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出口。

范雨素说,她的身上早已没有戾气,也没有傲气,就是一个能挣一口饭吃的普通人。她对这样的生活很满意。

她曾告诉孩子们,人生是颗菜籽命,落到肥处是棵菜,落到瘦处是根苔。苔长大了是草,草长大了是竹。人生应该像竹一样,不是一碰就碎,也不是坚硬易折,而是有能抵挡风险、冲破阻碍的坚韧。

她做到了,也希望更多人能做到。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